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南华县:传承千年指间技艺 群众增收致富有路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作者:严尚民浏览量:

近年来,南华县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挖掘推选名师名匠,成立彝绣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技术交流,劳动技能竞赛等形式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按照“个十百千”思路积千里之跬步,助彝绣产业臻万里之遥程,以人才赋能助推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培养一位彝绣领军人物。以培养领军人物带动南华彝绣产业为目标,选定业内代表性较强的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丁兰英为代表,按南华代表性人才进行主推申报,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丁兰英入选2023年度“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专项,2024年6月建成“丁兰英技能大师工作室”,同年11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推荐领办人”。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共有成员17人,师徒传承团队达86人,通过团队培训学员17000余人次;丁兰英等带出的徒弟中有23名已经通过了传承人考核,有云南省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15人,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4人,在楚雄州100名高级绣娘中南华县占47人。

扶持十户彝绣重点企业。通过产业融合发展、人才支持、政策扶持等方式,以丁兰英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首,深化校企合作、企企合作,借助东南大学对我县对口帮扶合作之机,已经成功在江苏、福建等地的黄金地带铺设了18个销售点,市场效益非常可观。同时还开拓了海外市场和销路,部分精美绣品已远销国内外,“阿迪达斯”“耐克”联名款收入额达到400万元。2024年实现生产性收入3168.2万元。打造了如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南华彝绣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华县老镇南刺绣加工厂、南华县彝家小绣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琪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具有影响力的彝绣企业及彝绣产品经营店铺,带动了3882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推选评定百名“南华绣匠”制定《南华县彝绣产业技能人才百名“南华绣匠”培养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挖掘具备较高技术技能水平的刺绣手艺人以及民间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者,推荐参加技能人才评审,为南华县彝绣产业发展培养一批实用型技能人才,评定了100名彝绣产业人员入选为2024年“南华绣匠”,并将其纳入南华县人才库管理和培养,以此来提高绣娘、绣匠的刺绣技艺,带出更多徒弟,传承好彝绣非遗文化,促进彝绣产业高质量稳定发展。

培训就近就业“千名绣娘”。2019年以来,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县彝绣行业及10个乡镇组织企业职工及农村劳动力开展民族刺绣及缝纫工技能培训68期3427人次,建档立卡及脱贫劳动力有2063人次,其中:开展“民族刺绣”工种培训29期1638人次、开展“缝纫工”工种培训24期1131人、开展“服装缝纫”工种培训11期475人、开展“彝族手工刺绣工艺制作”工种培训4期183人。带动包括汉族、彝族、白族、傣族、苗族等7个民族,共1879人特殊群体就便就近从事彝族刺绣,其中:脱贫户妇女绣工586人;残疾人绣工109人。通过培训,全县企业职工及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普遍提高,就业机会不断加大,就业转移率逐步提高。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经培训后成为“绣娘”“绣匠”,成为县内彝绣企业固定员工,或通过为企业加工产品获得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务工务农两不误,群众增收找到了致富路,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严尚民)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