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支付,关乎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长期以来,牟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秉持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定立场,把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行六项硬核举措,全力筑牢治理欠薪的民生根基。
一、高位统筹,压实责任链条
定期召开全县治理欠薪工作会议,在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门听取和研究治理欠薪工作通报,在各级会议上多次安排和强调治理欠薪工作,确保欠薪治理工作始终保持在高位推进状态。一是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作为大比拼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担当。二是严格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清晰界定县级部门和乡镇的职责清单,构建起以县人民政府为核心统筹主体,各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协同治理的高效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源头把控,夯实资金保障
在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过程中,发改、财政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将工作做在前端。着重落实政府投资欠薪不良信用记录审查机制,对建设资金来源和到位情况进行严格审核,从源头上精准把控,确保项目在启动之初就拥有坚实可靠的资金保障,从根本上杜绝因资金短缺引发的欠薪问题,让农民工兄弟吃上“定心丸”。
三、风险预警,强化协同共治
积极构建欠薪信息共享、警情通报、督办转办、提级办理、包案办理、应急快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欠薪风险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监测与防控。同时,强化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欠薪防护网和合力共治的工作格局。一旦发生欠薪事件,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按照既定的应急处置流程,确保欠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将欠薪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强化监管,严格制度执行
大力规范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六制一金一表”制度的落实,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检查方式,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企业定期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查找问题、整改不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巡检,加强对行业内项目的监管力度;劳动保障监察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欠薪隐患;针对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排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监管合力;通过专项行动检查、上级督导检查以及线上线下综合检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排查欠薪隐患。对排查出的问题,根据欠薪风险的高中低程度进行分类,采取行政协调或集中联合接访等针对性措施,确保欠薪隐患得到精准化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五、严惩违法,强化警示震慑
充分整合行政、刑事、司法以及信用惩戒等多方力量,形成打击恶意欠薪和非法讨薪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加大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欠薪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欠薪失信多部门联合惩戒,将欠薪违法者列入失信名单,使其在市场准入、信贷融资、招投标等多个领域受到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六、兜底保障,健全长效机制
不断健全完善《牟定县根治欠薪信息互通共享协调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牟定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预防处理机制》《牟定县预防和处置欠薪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长效管理体系,为治理欠薪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欠薪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持续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牟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姚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