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家住勤丰镇马街村委会旧县村的张志新高兴地说:“我初中毕业后曾在昆明、浙江打工,从事数控车床加工,2013年通过同学介绍入职,工作2年后开始带徒弟,在30多名徒弟中,目前发展好的已成为工段长。我现任云南泰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厂厂长,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开车15分钟就到家了。”

来自碧城镇洪流村委会炼甸村的一线车间工人沈蓝,楚雄技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2023年5月入职锦润公司,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3分钟就到,她的父亲、哥哥、丈夫和她都在这里上班。她每月工资4500元左右,实现“家门口”就业,她开心极了!

走进禄丰数控产业孵化示范园,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团队正在交流研讨智能数控装备技术创新课题。目前,该公司先后研发第一代至第六代数控铣床,还成功推出高刚性新型经济型数控车床。

仁兴镇果园社区的高校毕业生肖思龙说:“我2017年从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毕业,之前一直在昆明打工,后来经朋友介绍,于2024年4月入职锦润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30分钟就到了。”在公司研发团队,还有广通镇赵家屯村委会的苟代安,他2015年7月从红河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来参加招聘会入职,他已在锦润公司工作9年多,月工资9000至10000元左右。
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负责人吴承璟介绍:“我们着力构建用工服务、技能人才培养、‘代办服务’、技术服务、生活服务‘五位一体’平台,全面打造‘幸福里’社区。积极探索‘企业+产业+创业+就业’新模式,实现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聚变效应,闯出一条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融合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禄丰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聚焦市内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实际,把建设“幸福里”社区与“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工业版“幸福里”社区,建好产业工人的就业“幸福地”、创业“幸福里”。
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首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禄丰数控产业孵化示范园后,又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园”。
2024年,禄丰市依托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积极推动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建设,建立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禄丰市零工市场、镇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的“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组织化、精准化为绿色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企业提供优质就业服务。随着园区发展,禄丰市整合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园、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优势,全面提升打造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
目前,园区孵化企业52家,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16.8亿元,税收3000万元,吸纳劳动者就业1600人,其中禄丰籍员工1200余人,含普通工人、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月均工资4000至11000元。培养“兴楚技能人才”2人,并建立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着力培育技能人才,为园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禄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张曼娇 吴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