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村,脱贫户李大姐正忙着整理新采摘的香菇。“以前只会种地,现在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食用菌种植培训,我掌握了科学管理技术,自家香菇产量翻了一番,年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李大姐满脸笑意,和她一同参训的20余名村民如今都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
在武定县零工市场,经过专业培训的张阿姨凭借月嫂技能赢得了客户好评。“人社部门不仅免费教我们护理、烹饪,还帮联系工作,现在每月收入稳定在6000元以上,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据统计,今年全县通过家政服务培训实现就业的农村妇女达120余人。
乡村振兴,就业先行;民生为本,技能为基。从田间地头到车间厂房,从灶台月嫂到技术能手,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以技能培训为笔,以实干担当绘就民生新图景,让更多农村劳动力端稳“就业碗”、走上“致富路”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群众就业增收的幸福答卷。
今年以来,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需求,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为目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通过“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为农村群众特别是脱贫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夯实增收根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780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参训3420人次,开展技能补贴性培训20个班次覆盖840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稳就业”成绩单。据统计,在5780人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85%的参训人员实现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20个补贴性技能培训班涵盖电工、焊工、电商等12个热门工种,就业率达92%。通过“理论+实操”“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人社部门累计发放培训补贴68万元,真正让群众“零成本”学技能、“零距离”上岗。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云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擦亮“技能惠民”品牌”。一是精准对接需求。联合乡镇、企业开展就业意愿摸排,动态更新培训“需求清单”,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村、监测户倾斜。二是优化培训供给。引入优质培训机构,增设直播培训等,打造“菜单式”培训服务。三是强化就业保障。搭建“培训—就业”直通车,联合禄金园区举办专场招聘会,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四是扩大政策宣传。通过“村村响”、短视频等形式普及补贴政策,让更多群众享受技能提升“红利”。(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许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