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下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2025年全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视频会议,6个州(市)、县作交流发言,南华县大力培育乡村工匠,让“绣针”变“银针”、让“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的做法在会上作交流。
近年来,南华县始终将乡村工匠培育作为激活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彝绣产业特色,构建“技能培训、名师引领、平台支撑、产业融合”四位一体培育体系,探索“以匠带匠、以匠兴产、以产强村”的新路径,实现培育乡村工匠,铸就振兴之魂。
按照“培养一名彝绣领军人物、扶持十户彝绣重点企业、评定培养百名“南华绣匠”、带动“千名绣娘”就业的彝绣产业建设思路,以人才赋能助推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了彝绣产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资金370余万元,在10个乡镇及彝绣行业组织开展彝族刺绣技能培训68期,惠及3427人次。认定“南华名匠”8人、州级乡村工匠5人、省级乡村工匠3人,打造“名师+名匠+名品”矩阵,全县省级以上乡村工匠数量位居全州第一。同时,夯实“后备梯队”,建立15人的乡村工匠后备人才库,实施“青苗计划”,通过“名师带徒”“车间实训”等方式,累计培养学徒86人,带动1.7万人次参与技能提升。
2024年,全县共建成1个乡村工匠工作站,5个彝绣工坊,1131名彝绣学徒通过培训取得技能等级证书,100名绣匠纳入县级人才库,楚雄州100名高级绣娘中南华县占47人,彝绣产业从业人员达5200人,实现产值8000万元,带动1200户脱贫户稳定增收,真正实现“培育一个工匠、带活一项技艺、致富一方百姓”。(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代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