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牟定县彝弦制作协会民族乐器培训基地成立,彝弦制作力促乡土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带动城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牟定县是左脚舞之乡,彝弦成了左脚舞的必备乐器。近年来,牟定县高度重视彝绣、彝弦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省、州、县各级彝弦制作非遗传承人9人,制作彝弦的民间艺人300余人,其中专门从事彝弦制作销售的艺人有40余人,先后建成以彝和园彝族民间工艺品一条街和发科屯彝族刺绣街为主的两个彝族民间工艺品集中经营展示区。从事制作彝弦的民间艺人300余人,分别在彝和园、发科屯步行街、各乡镇和农村家中,专门从事彝弦生产、加工,实现城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牟定县彝弦制作协会成立,已发展会员56个,发展壮大彝弦制作,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彝弦制作协会乐器免费培训基地每期招收20个学员,帮助乐器爱好者学会弹奏技能。”牟定县彝弦协会会长王文杰说。

彝弦形状像月亮,称月弦。彝弦的标志龙头四弦琴。龙头四弦琴烙印着牟定彝家人的喜怒哀乐,每当清晨和夜幕降临,县城的各大广场就会跳起左脚调,大家伴随着四弦琴弹出的优美旋律舞动,肆意挥洒汗水,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牟定县彝弦制作协会民族乐器培训基地的成立,不仅为彝弦的制作和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彝族左脚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广大左脚舞爱好者们有了更好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平台和机会,有效解决了城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牟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书信 周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