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永仁县全力打好“幸福里”劳务品牌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1日作者:黄金春 黎文志浏览量:

近年来,永仁县多项发力,凝心聚力打造百花齐放“幸福里”,不断提升“幸福里”品牌建设水平,高质量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充分就业。

自全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现场会在永仁召开之后,永仁“幸福里”就业品牌在全省推广,得到省、州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和点赞,中央焦点访谈、《半月谈》、中国改革年报等中央、省、州各大媒体相继刊播。“幸福里”社区模式受到市场认可,赢得群众口碑。

组织化提升上升级加力,打造协同发展“幸福里”。由县人社部门牵头摸排用工、务工需求,多渠道宣传发动,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四送进家门”活动,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积极性。与州内县市和毗邻的攀枝花、会理、华坪等地成立友好人力资源合作联盟,做到招工信息互通、人力资源互补、区域合作共建。针对旺悦莓公司蓝莓盛果期采摘工紧缺情况,春节收假后组建了10支“幸福里”社区招工小分队开展招工、区域劳务协作对接,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在“幸福里”社区注册务工人员达4156人,常驻务工人员910人,累计招录派送工人21.6万人次。

培养新型农民上升级加力,打造产业人才“幸福里”。在“幸福里”社区孵化培育产业新人,围绕岗位、安全、技能需求开展岗前培训;围绕育苗、栽培、中耕管理、采摘、分拣等实用技能,组织开展实操性培训,把传统农民培养成为有组织、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坚持每周三定期开办“新农民大讲堂”,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家风家教、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方面辅导培训,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紧盯产业企业需求,由涉农部门出资金、公司企业出师资,对务工时间较长、技能较为娴熟、有培养潜力且自身意愿强烈的务工人员开展“订单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资质证书,引导持证上岗,提高“含金量”。目前,“幸福里”社区已组织开展“新农民大讲堂”48期、“田间讲堂”31期,培训产业工人5325人次,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515人。

扩容增效上升级加力,打造全面发展“幸福里”。强化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多方参与,对“幸福里”服务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有效辐射,将“幸福里”劳务融入产业招商、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县政府分别与州烟草公司、州供电局签订劳务外包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幸福里”业务向工业、烟草、电网建设、光伏企业等领域拓展,打造“幸福里”社区烟草版、电力版。将就业有机嵌入“一老一小”工作中,通过组织化推动、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法制化保障、智慧化赋能,打造永仁县“幸福里·夕阳社区”“幸福里·朝阳社区”,打通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服务堵点。多点位、各领域匹配和融合,尽全力打好“幸福里”品牌保卫战。

软硬件建设上升级加力,打造软硬皆优“幸福里”。硬件方面,在原来4个“幸福里”社区的基础上,将原莲池中心小学由招银投资改造建成可容纳近1000人的“幸福里”社区,截至目前,先后在蓝莓、芒果等产业集聚区建设5个可容纳近3000人的“幸福里”社区,做到产业布局到哪里,“幸福里”就建到哪里。软件方面,对原劳务公司进行重组升级,成立了由县国投公司控股、永诚劳务公司持股的永仁县幸福里产业运营服务公司,进一步完善制度,定期回访企业,有针对性改进服务,定期召开用工企业、国投公司、劳务公司以及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不断做优服务、做大业务、互利共赢。

“幸福里”劳务品牌建设工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永仁将继续坚持强品牌、重特色、创效益、增收入的发展理念,深化“幸福里”巩固提升,打好品牌保卫战,力争做到更好、更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黄金春 黎文志)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