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农业,除了要在地里苦干,还要学习一些生产技术,这样的培训对我们农民来说很有用。”近日,姚安县栋川镇仁和村54岁的农民徐大娘说。
近年来,姚安县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精准培育一批涉农人才到田间地头送智送技,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订单式”办学。紧扣县委“一城两业三区”的发展思路,组织引导县内职校与涉农企业组建产业人才联盟,常态化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引育技术高管、产业教授等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设涉农人才订单班,定向招生、对口教学,着力推动职校与企业、企业与人才良性互动双面融合。
“订单式”送学。围绕全县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人才强农”培训需求专题调研,全方位了解涉农人才成长现状,深挖涉农人才能力短板,着力缺什么补什么。选派科技特派员和“土专家”“田秀才”组建9支“红色讲师团”,提供集农业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于一体的培训“菜单”,供涉农人才“点餐”学习。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云南开放大学等建立合作,联合开展“定制式”帮扶指导200余次,帮带培养农村致富头雁800余名。
“订单式”讲学。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在“一村一品”打造中跟踪培养“荷城农技推广领军人才”100名,实行“百名荷城农技推广领军人才”挂包行政村和新型经营主体,常态化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专家乡村讲堂”“科技服务三农”等人才服务基层活动,选派180余名专家人才到镇赴村,60余名知名专家围绕“肉牛养殖”“花卉种植技术”等项目开展技术指导,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开设以微学习、微技术、微讨论为载体的“流动课堂”40余期,为农业生产等“把脉开方”。(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刘思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