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就业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长的形势,2025年以来,楚雄州人社部门高度重视,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州的政策措施,持续拓宽就业空间、促进供需对接、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载体,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
抓岗位挖掘,做大“蓄水池”。以政策性岗位为引领,稳定并适度扩大招录规模,2025年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共2283人,比2024年增加830人,发布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需求计划103人,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056个。以市场化岗位为主体,聚焦绿色新能源、中(彝)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全力支持和鼓励州内重点企业开发1000个以上工资在4000元以上、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
抓供需互动,架起“暖心桥”。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对接平台,采取“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形式,从3月份开始,坚持每月举办1次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1次高校毕业生专场直播带岗活动、2次高校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会,先后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45场次,收集开发省内外用工岗位近2万个,为1万余人次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招聘、岗位推介、职业指导等服务,实现“招聘行动不打烊,就业服务不断线”。
抓政校联动,共促“就好业”。实施人社局长进校园“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3月份以来先后到楚雄师范学院、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楚雄技师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就业指导活动4场次,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5场次,向2522名2025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252.2万元,促进500余名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求职就业。与楚雄师范学院联合主办“2025年毕业生留楚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座谈,联合州工商联等部门在楚雄师范学院组织开展“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全力促进楚雄师范学院毕业生留楚就业、充分就业。
抓技能驱动,锻造“竞争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聚焦州内5+6重点产业布局,对返乡有技能培训需求的楚雄籍高校毕业生,采取“定向式”“校企合作”“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模式,开展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绿色能源等技能培训640人,对339名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企业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等方式对新招用的196人高校毕业生开展学徒制培训,经过技能培训的毕业生,技能水平、就业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就业市场中更具优势。
抓创业帮扶,助力“好创业”。以打造“创业幸福地”为引领,建成“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创业小镇”“创业社区(街区)”“创业村落”等特色创业载体37个,特别是今年楚雄州青年创业园正式开园,标志着楚雄州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迈出新的步伐。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孵化、创业培训、资金支持等服务,先后开展创业培训讲座67场次,开展电子商务、网络创业培训1450人,发放124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61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219人就业。
抓高校引才,实现“双促进”。坚持人才招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双谋划、双推动、双促进,深入实施“千名硕博进楚雄”专项行动,今年4月组织州内部分企事业单位到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了“千名硕博进楚雄”专场引才推介会,与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签订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作协议,目前招引了2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6名大学生7月份到楚雄进行实习。同时通过广泛宣传推介,省内外一些大学生认识了楚雄、选择了楚雄,报考了楚雄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州累计招引硕博人才670名。
抓典型宣传,转变“择业观”。实施楚雄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系列宣传活动,聚焦近年来楚雄州民营企业就业、各领域创业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毕业生,深度挖掘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积极到企业和基层求职就业、大胆创新创业等方面事迹,拍摄一系列微视频,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以身边人讲好身边事、以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促进就业观、择业观积极转变,营造全州毕业生努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