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武定县猫街镇白云庵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创新,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大胆推行“1122N”模式,成功创建“家门口”务工车间,让农户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实现增收致富,开启了乡村发展的全新篇章。
一个支部引领。白云庵村党总支始终将服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动金凤村上、下两个党支部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借助“两新”党组织臻骥农业党支部的产业优势,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农户盘活闲置庭院,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这一举措成功将闲置资源转化为“车间”,让闲散劳动力成为“工人”,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及需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人员的创收难题,形成了“家家有车间、人人能务工”的良好局面。
一家企业示范。臻骥农业作为龙头企业,在猫街镇的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示范带动作用。以金凤村为试点,通过“带养”和“寄养”两种创新模式,引领群众养殖“武定鸡”。在“带养”模式下,企业以优惠价格6元/只提供鸡苗给农户,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签订回购协议,确保农户养殖无忧。而“寄养”模式更为贴心,企业无偿提供鸡苗,负责饲料、防疫和技术指导,销售后还支付农户每月每只一元的代养工资。目前,在臻骥农业的带动下,武定县已有4355户农户参与养殖,“武定鸡”存栏量达18万只。
两个岗位齐抓。为充分利用群众的闲暇时间,猫街镇针对上班和下班两个不同时段,开发了两种就业岗位。八小时内,农户可前往臻骥农业公司务工,公司每日提供48个岗位,平均日薪130元,目前已有18位村民长期在此工作。八小时外,农户将在公司学到的技术运用到自家“车间”,成为“鸡经理”。这种双岗位互补的模式,让群众实现了收入的翻倍增长。
“两双手”推动。猫街镇充分发挥政府与金融的协同作用,为“家门口”务工车间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政府通过产业发展资金,撬动企业扩大规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发展,进而支持群众创业。2024年,政府投入260万元建设的“武定鸡”养殖场已顺利投产。金融部门则通过贷款和保险服务,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降低投资风险。截至目前,已办理“禽保贷”7笔,共计11万元;购买“鸡保险”2610只,保费6525元。
N家农户受益。通过政府、支部、企业、金融的共同努力,金凤村“武定鸡”家门口务工车间品牌效应逐渐凸显。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闲散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群众收入显著增加。目前,金凤村已成功创建43个家门口务工车间,带动43户农户养殖“武定鸡”2610只。其中,41户通过“带养”模式预计增收25.4万元,2户通过“寄养”模式预计获得工资3600元。
如今,“1122N”模式已成为猫街镇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不仅为农户开辟了致富新路径,更重塑了乡村经济生态。猫街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武定鸡”养殖产业向深加工、品牌化方向迈进,同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村落,让更多农民融入家门口的产业发展,携手绘就乡村繁荣的美好蓝图。(武定县猫街镇 申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