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最新动态 / 正文

服务到位暖人心 措施精准促就业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8日作者:冯涛浏览量:

——全州人社系统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

今年以来,全州人社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紧紧围绕“稳规模、提质效、强培训、优服务、励返乡、创品牌、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形式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努力实现转移就业提质增效。

一、突出精准需求,完善岗位信息数据库

全面开展底数摸排行动,组织人社干部、村组干部、就业信息员、劳务经纪人等基层就业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状态摸排,全面、准确、动态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系统”,精准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返岗等详细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服务实。广泛收集一批省内外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用工规范的优质企业和岗位,提升高质量岗位信息收集机制,形成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的岗位信息库,为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丰富便捷的就业服务选择。

二、突出供需匹配,搭建平台强化合作

一是开展岗位推送行动。依托“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服务站点“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形式多样的专项招聘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开展“线上、线下”岗位信息推送服务,多维度推送省内外就业岗位信息5.2万余条近15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开展劳务对接行动。持续强化“沪滇”“闽滇”等省内外劳务协作力度,巩固“老基地”、拓展“新伙伴”,抓住春节前后转移就业黄金期,采取直播带岗、专场招聘、岗位宣传、面对面指导等就业服务措施,为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企业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80余场,为20余万城乡求职者搭建外出就业岗位对接平台。三是着力提升组织化转移。按照“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应转尽转、能转快转”的原则,通过“务工高铁”“务工专车”等运送方式,对标组织化率提升,激励外出务工人员实现早就业早增收。从1月29日(大年初一)以来,全州10县市有序组织外出就业达216余批次1.3万余人(次)。

三、突出重点产业,促进本地就业创业

持续推广“幸福里”就业模式,聚焦州内5+6重点产业布局,挖掘就近就业岗位,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能增收的“楚字号”劳务品牌,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州各级“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就业创业服务站点(窗口)服务零工人员1.1万人(次),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等重点产业提供用工服务0.8万人次。全州扶持创业110户(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20万元,带动就业361人;开展创业政策宣传23场次,提供创业指导服务317人次。

四、突出稳岗提质,加强政策支持帮扶

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全州人社部门通过召开务工返乡人员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方式,宣传就业创业、权益保障、安全教育等政策和培树一批务工典型人物,持续讲好楚雄务工故事,鼓励他们节后积极主动返岗就业助增收。着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帮助有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应培尽培、能培尽培”,助力农村群众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州举办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会128场(次)、走访慰问务工人员4858人,开展技能培训5862人次。

到2月6日,全州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79万人(同比增长5.6%),完成全年任务100万的59.8%;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1万人(同比增长4.7%)。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2.8万人(同比增长2.5%)、占21.41%,省内州外转移就业11.86万人(同比增长3.2%)、占19.84%,州内县外转移就业8.14万人(同比增长3.5%)、占13.61%,县内转移就业26.98万人(同比增长4.8%)、占45.13%。

下步工作中,全州人社系统将持续抓好“百日攻坚行动”,以稳岗提质为重点,加强稳岗扩岗政策保障,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认真落实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要求,锚定目标、开足马力,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一季度“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冯涛)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