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主播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已成为南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权益保障问题备受关注。面对这一群体劳动合同签约率偏低、维权渠道不畅等行业痛点,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担当、精准施策,通过“宣传+调解+执法”三维发力,用实打实的数据交出权益保障亮眼答卷,让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更和谐、更稳固。
政策宣讲“精准滴灌”,签约参保实现“双提升”。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意识薄弱、企业用工不规范等问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专项宣传队,深入全县30家快递物流、网约车平台、电商园区等重点单位,开展政策宣讲37场次,发放宣传手册12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450余人次。重点围绕劳动合同签订、书面协议订立、社会保险缴纳等核心权益进行解读,引导企业履行法定义务。截至目前,全县新就业形态企业劳动合同(书面协议)签约率达到98%以上,社会保险参保率较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工伤保险参保覆盖率达100%,让从业人员参保“应保尽保”的目标落到实处。
多方联动“多元解纷”,维权效率跑出“加速度”。联合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创新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处站,搭建“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处”服务平台,配备6名专职调解员,简化调处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针对劳动报酬争议、劳动关系认定等高频纠纷,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解、优先办结”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调处站共受理各类劳动纠纷22件,成功调解2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平均调处时长缩短至7个工作日,帮助从业人员追回劳动报酬18.57万元,切实降低了维权成本。
严格执法“亮剑护航”,用工环境焕发“新面貌”。秉持“调解优先、执法兜底”原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新就业形态用工专项执法检查12次,排查企业30家,发现并整改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劳动报酬等问题26个。对经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形成有力震慑。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全县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47%,企业规范用工意识显著增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硬底线”更加牢固。
一组组攀升的数据、一件件落地的实事,彰显了南华县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的坚定决心。下一步,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聚焦群体诉求,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健全保障机制,让每一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都能感受到政策温度、收获权益保障,为全县新业态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慕正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