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抢抓“鸡”遇 擦亮“武定壮鸡优品工”劳务品牌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作者:许嘉芬 许云寿浏览量:

武定壮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武定壮鸡就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美味闻名遐迩。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打造“武定壮鸡优品工”劳务品牌,让该品牌深度融合种源保护、标准化养殖、加工销售、文旅餐饮等环节,不仅传承了武定壮鸡600余年的优秀品质,更以品牌为引领,带动了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全县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户,发展年出栏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15户。同时,建成了占地50余亩的深加工厂区,年生产加工能力达500吨。2024年,武定鸡存栏120.87万羽,出栏377.23万羽,综合产值4亿元。

高位推动,产业品牌齐头并进

武定壮鸡的腾飞,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强劲引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将壮鸡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他们不仅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养殖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还远赴海南、盐津等地取经,为壮鸡产业发展寻找“金钥匙”。

为了让壮鸡产业跑出“加速度”,武定县成立了武定壮鸡产业工作专班和就业服务工作专班,将劳务品牌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专班成员各司其职,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形成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产业要发展,规划是关键。武定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制定了《武定县2023—2025年武定壮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按照规划,以狮山镇、猫街镇和高桥镇为核心,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推动壮鸡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和专业化迈进。

在政策的春风下,武定壮鸡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全县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4家,登记注册养殖协会52个、养殖合作社135个。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如同一个个强大的引擎,带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延链补链,联农带农拓宽就业

武定壮鸡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为当地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保种育种、养殖生产到加工运输、销售餐饮,再到文旅融合,壮鸡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就业生态链。

清晨的养殖基地里,武定臻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绍婷正指导农户调试温湿度控制器。在90后年轻创业者的带领下,臻骥农业2024年年产值3952.5万元。董事长张得文介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抓两端(种源端、销售端),强化中间(农户养殖环节),以公司提供鸡苗、回收商品鸡、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的方式带动周边4355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增收958.1万元,户均增收2200元,带动全县20个村委会600户2200多名脱贫户稳定增收致富。

2017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李健平,通过科技创新,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纯正武定鸡种源成立了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和云南首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养殖户+互联网”的多方面联合体模式来运营,大力推动了农户养殖武定鸡,现公司已合作发展脱贫户260多户,专业养殖户35户,带动2000多人就业,年提供优质武定鸡的鸡苗2000万余羽,通过合作养殖和自养,年出栏武定鸡商品鸡500万羽以上。

电商渠道的拓展让武定壮鸡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企业在原有真空包装生鲜鸡、汽锅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预制菜产品。在武定县春夏秋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峻在淘宝、天猫开设旗舰店,通过电商平台将壮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他还在深圳开办武定壮鸡产品实体店,运营武定县返乡创业园,带动培养电商销售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带动100余人稳定就业,临时用工3000人以上。在他的壮鸡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打包发往深圳的开袋即食武定壮鸡小零食。1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69个村级站点织就销售网,27家电商企业与 137名网商让壮鸡产品走进全国餐桌。

undefined

在文旅融合方面,依托武定狮子山的旅游资源,当地打造了以壮鸡为主打菜系的农家乐和主题餐厅。在县城罗婺彝寨,美食一条街初具规模,68家特色餐馆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营业额达1500万元,吸纳就业2000人。游客们在品尝美味壮鸡的同时,也体验了独特的彝族文化。

在昆明南屏街的美食季上,“武定壮鸡+野生菌”美食引来了排队长龙;短视频里,彝族姑娘烹饪汽锅鸡的直播点赞过万。从品牌推介会到野生菌美食节,“武定壮鸡优品工” 的故事传遍城乡。这是张得文手中的致富经,是李健平守护的种源梦,是许峻直播间里的乡土味。从4.5万 “壮鸡倌” 守护的鸡舍,到0.5万 “壮鸡工” 忙碌的车间;从省内外1.2万“壮鸡厨”精心烹饪的美食,到0.5万“壮鸡商”线上、线下卖场,当6.7万双勤劳的手共同托举,“武定壮鸡优品工” 早已超越劳务品牌的范畴,成为镌刻在武定大地上的民生密码——它让每只壮鸡都承载着增收希望,让每个岗位都生长着幸福的希望。

科创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科技是壮鸡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武定县深化与科技特派团专家、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争取到600万元国家和省级科技资金,用于“武定鸡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研究,为壮鸡种源保护等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武定县常态化开展科技帮扶和技术培训。在壮鸡龙头企业设立了2家“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邀请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一对一帮扶。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为企业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同时,武定县以“技能云南”行动为契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两年,全县共培训壮鸡相关产业人员4126人,他们通过培训取得了相应的合格证或技能等级证书,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天云彝武繁育基地,“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团队的10多名年轻的研究生,对武定壮鸡的育种、养殖相关研究课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的实践研究成果和4126名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产业工人一起,共同成为品牌升级的生力军。

创新引领,搭建平台促进创业

创新是壮鸡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武定县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创新创业,搭建了一系列服务平台。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武定的企业和项目屡获佳绩,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实力。

2024年,武定壮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4.39 亿元的品牌价值背后,是从保种育种到预制菜开发的全链条创新。为了打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县里建设了“武定壮鸡产业园”。产业园整合了164间商铺,围绕“两园共建”目标,引进优秀运营企业和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产业园已入驻实体100余户,带动就业500余人,实现了劳务品牌促进产业发展、劳务品牌服务壮大企业、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增收的效果,促进了全县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许嘉芬 许云寿)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