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养老保险参保难题,以“精准识别、应保尽保”为目标,推出“系统智能标识+靶向代缴服务”模式,通过数据赋能打通服务堵点,让特殊困难群体在养老保险保障中“不掉队”。
为破解特殊困难群体参保底数不清、身份难界定等问题,社会保险中心牵头构建“多部门数据共享+系统智能标识”机制。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通道,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据实时接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对参保人员身份进行智能比对、分类标识。系统根据人员类别自动标注“低保对象”“一级残疾”“特困人员”等标签,并同步更新参保状态、待遇资格等关键信息,实现“一人一标、动态更新”。截至目前,已精准完成11283名特殊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识,其中低保对象6747人、特困人员49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1133人、三四级残疾人3453人,为后续代缴补贴工作奠定坚实数据基础。
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的参保需求,创新推出“分类代缴、精准补贴”服务机制。一是明确“代缴范围全覆盖”,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群体,按政策标准由政府全额或定额代缴养老保险费,无需个人垫付;二是建立“补贴测算自动化”,系统根据标识信息自动匹配代缴标准和补贴金额,生成个性化代缴清单,避免人工核算误差;三是开通“代缴进度可视化”查询,群众通过人社APP、社区查询终端即可实时查看代缴状态、补贴金额,让政策落实“看得见、摸得着”。
下一步,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全面启动特殊困难群体养老保险代缴和补贴发放工作,依托系统标识数据精准完成资金核算、拨付,确保代缴费用及时到账、补贴政策应享尽享。同时,持续优化“数据共享+智能服务”模式,扩大标识覆盖范围、提升代缴效率,让特殊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保政策的温度与力度,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许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