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牟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民生的决策部署,创新实施“岗位开发、技能提升、服务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凝聚就业“空间力”“吸纳力”“服务力”“新活力”,推动全县就业工作取得新实效。
一、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力”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一是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对接务工输入地人社部门、县内外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机构100余家,收集优质岗位4.17万余个。二是积极举办招聘会,开展招聘活动10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组织2000余人参加现场招聘。三是建立“点对点”输送机制,集中组织9批次1320名务工人员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就业。四是重点培育“牟定工匠”“牟定腐乳制作工”“牟定彝绣工”劳务品牌,带动腐乳加工、彝族刺绣等特色产业吸纳就业。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124人,县内就业2.8万人。
二、创新技能培训模式,提升就业“吸纳力”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一是建立“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双清单机制,精准掌握劳动者培训需求,开展民族刺绣培训、蓝莓栽培、食用菌栽培、砌筑工、电工、焊工、养老护理等工种培训。共开展培训6987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907人次,其中: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757人次(含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855人次),企业职工参加培训150人次。二是广泛宣传组织动员各类新媒体人才参加培训,以培育本土直播电商人才,推动县域特色产品(如腐乳、野生菌、民族手工艺品)线上销售,培训新媒体直播人才320人次。
三、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提升质效“服务力”
着力构建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能力。一是建设“幸福里”务工社区、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巩固拓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服务功能,满足不同群体就业服务需求。二是持续加大共和镇、戌街乡两个“幸福里”务工社区的规范化运营指导工作,细化15条具体措施,不断提升幸福里社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质效。三是充分发挥7乡镇“牟定工匠零工驿站”作用,为各类就业群众及时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天候帮助零工精准匹配就业需求。累计服务县内务工劳动力2万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0.2万余人。
四、强化创业带动效应,激发市场“新活力”
多措并举支持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一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优化审批流程,全县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户,贷款总额达4297万元,有效带动623人就业。二是深入推进创业培训工作,围绕“左脚舞之乡”文化特色和腐乳、彝绣等县域产业优势,开展网络创业直播培训、SIYB培训,为创业人员配套提供最高30万元贴息贷款和3年跟踪服务,形成“培训—创业—帮扶”全链条支持体系,开展创业培训523人次,其中SYB培训173人次。(牟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肖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