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雨露乡:培训赋“绣”能 巧手织富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作者:束敏浏览量:

“我们村每户人家的姑娘都会点彝绣,小时候看着妈妈和奶奶绣,就边看边学,也没想到针线活也能挣钱,现在政府给我们争取到七彩彝绣的老师为我们开展订单式培训,不但教我们绣新花样,还提供绣工岗位,我们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顾家、挣钱两不误。”绣工赵应琼说。在南华县雨露乡雨露村扎染刺绣加工车间,绣工们正专注于手中的活计,细细的针头在布料上快速勾勒成画,不多时便织出一幅幅花团锦簇的刺绣图案。

3C5E82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雨露乡雨露村的培训班上,授课老师会在固定时间悉心教授绣工彝族刺绣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绣品创新等知识和技能,8天48学时的培训,涵盖刺绣技法与市场需求等内容,让传统技艺搭上数字快车。原本能够承接彝绣订单制作的只有2名,现在已经有40余名绣工参与培训,许多留守妇女加入彝绣制作行列,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实现了“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护着家”的居家就业生活。同时,随着带动的绣工越来越多,雨露乡雨露村通过盘活闲置房产,为绣工提供日常交流研究彝绣的场地,破解了留守群体的就业难题,“金丝银线”也串起了雨露群众的致富路。

1F2CD3

近年来,雨露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开展培训,在传承弘扬彝绣文化的同时,带动绣工增收;另一方面,在各村委会设立彝绣交流点,推动彝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随着彝绣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绣工在银针彩线间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她们将传统技艺与产业相结合,在一针一线的坚守与创新中,形成了创意、商品、旅游、创作、体验等多元化发展模式,用一双双致富巧手绣出了美好生活。(雨露乡 束敏)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