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探寻发展新路径,以招小商为切入点,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小型、特色产业。打造“15分钟灵活就业圈”,让失业人员、家庭主妇等群体实现“不离家”的灵活增收路子。将车间建到家门口,把生产线搬到村里,带动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走进姚安县栋川镇南街社区福源安置小区江明电子厂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电子产品组装、测试包装、检测等工作,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家门口“小车间”,却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姚安县栋川镇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说:“电子厂建在家门口,工人既可以照顾到家里的小孩、老人,又可以解决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难题,电子厂的创办不仅给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车间建在家门口,乡村振兴路上有奔头。如今,“小车间”的特色产业正变为富民产业,不仅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江明电子厂负责人刘江明说,近两年,电子厂利用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帮扶政策和就业补贴,扩大了生产规模,吸纳闲散劳动力,开展员工技术培训,还建成了占地300平方米、拥有60余名员工的“示范车间”,年收益达到了200余万元。“车间实行计件工资,能者多劳,部分工序还可以带回家里操作,而且没有严格规定上班时间,村民可以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时间灵活,这活不累。每天早上我可以先送孩子上学,然后再来上班,下午可以提前下班接孩子放学,回家准备晚饭、辅导孩子功课。”组装好电子产品的村民刘晓芳说。
下一步,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做好政策兜底、动态监测、带农益农等体制机制建设,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当地实际,把“小车间”逐步建成“发展车间”“致富车间”,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