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找准人社工作与党建工作的融合点,突出党建在人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紧盯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社服务效能。
党建引领红色阵地强服务。把党建统领作为人社工作主抓手,结合零工市场建设,争创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坚持以就业群体为中心完善党建阵地,打造连心廊、舒心亭、爱心室、暖心屋为一体的党建阵地,把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人社服务矩阵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丰富服务手段,缩短服务半径,纵向延伸服务触角,横向拓展服务内容,为群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了解政策、休憩娱乐等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切实打通人社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到不仅在硬件功能上有人气,更在促进就业创业上有实效,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2024年,召开现场招聘会18场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3.98万个,全县实现转移就业8.5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
党建引领品牌创建促发展。结合元谋县域特征、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和产业特色,突出党建引领“五个一批”劳务品牌创建打造,通过“一品牌一产业”“一产业一群体”模式,有针对性地培育技能型、高品质型和特色产业型劳务品牌,培育出地域特色鲜明、行业技能领先的“元谋菜农、元谋葡萄种植工、果蔬工、种业工、嫁接工、养殖工、绣娘”等特色劳务品牌,共认定“果蔬工”“种业工”“嫁接工”“养殖工”“彝绣工”等825名,推动全县群众就地就近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全县劳务经济发展,2024年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余人,年劳务收入达13.9亿元。
党建引领创业载体扩就业。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康养、文旅、高原特色农业等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建设“载体+平台+服务”功能完备的综合创业孵化平台,紧紧围绕“康养文旅+创业”“高原特色农业+创业”等模式,丰富创业业态,优化创业场景,加大创业孵化示范园、创业小镇、创业社区、创业街区、创业村落等8个载体建设。元谋县远达温泉康养城创业孵化示范园、元谋县平田乡新昌“蜻蛉洋葱”创业村落、江边乡启宪乡村旅游创业村落、元马镇建科创业街区等初见成效,把就业创业服务、创业帮扶指导、就业创业政策兑现送到群众“家门口”。扎实抓好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落实,让有创业就业意愿的群众实现应享尽享,创业实体应扶尽扶,创业载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完成“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141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6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10万元,带动就业603人,8个创业载体平台455户商户吸纳就业人员2889人。
党建引领社会保障惠民生。紧扣党建引领服务民生,通过党建红引领社保蓝,以“暖心人社”用心用情做实社会保险服务,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待遇资格认证、适老化服务、普通人群“静默服务”、困难人群“暖心服务”等持续优化升级,社保经办服务不断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促进参保对象应保尽保,优化参保结构。2024年,实现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85万人,社会保险执行率为101.78%,兑现社会保险待遇30963万元。加大稳岗返还、阶段性降费率等惠企政策落实,向符合条件的133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7.41万元,惠及企业2077名参保职工,人社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和谐。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旗红”引领“环境优”,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常态化到凤翔街、龙川河开展卫生整治活动,促进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坚持基层党建引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劳动仲裁、司法审判的“一站式”服务,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畅通和规范劳动者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强化劳动保障检查执法、欠薪案件查处和联合惩戒,依法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刘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