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伤残、病残职工的合法权益,紧密配合楚雄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有序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近年来,大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优化初审上报、结果传递和后续保障流程,紧盯“三个环节”为工伤职工搭建一条及时参加鉴定、快速享受待遇的绿色通道。2025年一季度全县通过初审初核合格,上报劳动能力鉴定资料28人。
全面摸排,精准统计。定期对工伤认定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掌握工伤职工受伤情况,针对伤情是否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做到心中有数。在送达认定结论的同时向申请单位或个人提前告知鉴定申报流程。按照楚雄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统一要求,每季度10日至15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逐一通知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所需上报的材料和时间。认真审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诊断证明及病历等鉴定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加强与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准确掌握申报职工伤情是否稳定,申请鉴定部位与认定工伤受伤部位是否一致,确保上报材料齐全,真实有效。
细致审核,严格把控。对提交的材料严格审查,符合受理条件、资料完整的,当场受理;材料不完整的,一次性纸质告知工伤职工所需的全部材料;对于病情复杂的材料及时联系楚雄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材料的完整性。通过细致审查、严格把关,避免上报的材料不合格耽误职工鉴定时间。
全面跟进,注重实效。鉴定前,通过多种联系方式,将鉴定时间、地点、要求通知需到现场进行鉴定的工伤职工。鉴定后,与楚雄州劳动鉴定委员会密切联系,主动跟进结论公示、送达方式,确保鉴定结论及时送达给工伤职工及所在单位,为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提供保障,真正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大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刘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