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巧借机遇、巧挖潜力、巧搭平台、巧优服务、巧促增收,“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劳务品牌在促进就业、助推发展、改善民生中被擦亮。
巧借机遇。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永仁县巧借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零工市场建设子项目的契机,趁势而上、主动作为,确定了幸福里社区、国投公司、用工企业、产业工人互利互惠、互利共赢的“1+N”工作思路,以搭建零工驿站和幸福里社区服务平台为抓手,着力提升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
巧挖潜力。永仁县依托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农民人均7.8亩的产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阳光生态花果园”,先后引进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云南旺悦莓农业有限公司、风沃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同时,积极创新服务机制,以“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为载体,把劳动力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永仁县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服务站(幸福里社区)应运而生。
巧搭平台。由县国投公司租赁盘活闲置校舍、办公楼等低效国有集体资产,组建劳务公司,并对闲置低效国有集体资产进行改造,打造莲池乡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公司免费为产业工人提供食宿,上下班专车接送,统一购买工伤保险。为加强管理,建立了劳务公司、用工企业、涉及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科学规范发展。同时,开设“新农民大讲堂”,开展“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知识、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知识、蓝莓的采摘知识”等培训,将人社服务窗口搬进幸福里社区、搬到生产一线。
巧优服务。打造“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劳务品牌,产业发展到哪里,“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就建到哪里,劳动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主动提供“订单式”服务,企业找工变为社区送工。“幸福里”社区今年可提供20万人次用工量,增加国投公司4000余万元现金流。
巧促增收。建立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入股经营渠道,鼓励工人连片承包管理,让工人和企业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工人收入增长。白天工人在基地务工,包吃住人均每天130元以上;晚上,工人在“幸福里”社区做零活,人均增收20至30元。截至目前,“幸福里”社区培育产业工人600余人,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郭存兰 李佳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