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元谋以“五举措”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决策部署,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责任。为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政策落实落地,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成立检察院、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电信、工会等多部门为成员的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以及日常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对工作情况进行调度,各成员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是制定方案,完善措施。按照州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细化出台配套措施和方案。在州人社局指导下,推广使用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劳动合同、书面协议等通用示范文本。推动建立平台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联合激励惩戒机制。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疏通宣传“经络线”,广开渠道,大力宣传,线上线下并进增强企业和群众参保意识。以“四万三进”、人社政策法规宣传“五进”活动、社保“三出三进三深入”服务为载体,广泛开展“走出机关、走出窗口、走出柜台,走进社区、走进厂舍、走进家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常态化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开展社保送政策送宣传送服务活动357次,组织开展政策集中宣传培训51次,参加培训150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20000余份,服务群众1600余人。
四是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及时抓好摸底排查,掌握好新就业形态企业的情况。目前,全县新就业形态主要有快递公司29家,托运部、物流公司55家,网约车4户,外卖2户;培训农村劳动力1.68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0.86万人。利用信息资源共享优势,通过部门的协同联动,强化数据共享比对和动态管理,建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名库,为精准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搭建平台,稳定就业。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强化系统数据应用,加大培训力度、拓宽转移就业渠道,稳定就业。突出重点群体保障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今年以来县城镇新增就业385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1人。其次是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担保贷款为抓手,发放“贷免扶补”贷款177人341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9人2925万元,带动就业976人。扎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让创业者获得更多政策红利,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全县营造出了尊重个性、开放包容、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元谋县人社局 李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