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紧紧围绕“技能云南”行动的有关部署要求,聚焦传统产业、民生服务业,依托职工企业培训中心、技能提升行动、中国特色新型学徒制培养及传统技工院校招生等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全方位培养用好技能人才,大力推动技能人才增量提质,推动全县劳动者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靶向施策,抓实全县重点群体技能提升培训促增收。紧紧抓住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契机,瞄准“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属企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脱贫劳动力”为重点对象,提高培训层次,突出培训重点,靶向施策,集中力量大规模组织开展全县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通过周密组织,全县共在10个乡镇35个村委会、6个企业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06期6215人,完成州人社局下达技能提升培训任务3000人的207.2%,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3485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837人,培训产业工人1152人。培训工种涉及乡村电子商务、彝族刺绣、家政服务、畜禽养殖、养老护理、汽车美容、蔬菜作物种植及加工、烟叶挑选等工种,培训后取得技能等级证书615人,专项能力证书培训1486人,合格证书培训2795人。
二是找准载体,抓实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提技能。按照《楚雄州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依托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为载体,结合南华县实际,稳妥推进全县4家吸纳就业人数较多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建设,源源不断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2021年,共在楚雄州吕合煤业有限公司、南华县腾龙物流有限公司及南华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楚雄中方保安有限公司共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21期,951名员工参加通用职业能力、电商运营、彝族刺绣、烟叶挑选技能提升等工种培训,有效提升企业职工适用技能。
三是校企合作,抓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促发展。结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从2020年开始,在全县实施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通过积极深入企业开展宣传动员,结合县属企业实际,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先后在南华茂森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及楚雄州吕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模式的新型学徒制培养。经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认定备案等准备工作,共组织开展培训4期,141名新招用和转岗职工报名参加为期2年的培训。通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企业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术推广等方面作用发挥明显,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政策赋能,扩大传统技校招生宣传动员力度促就业。充分利用技工院校招生优惠政策,大力宣传发动,扎实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抓好产业工人培养招收,不断扩大产业工人后备力量。结合各年度州人社局下达的全省技工院校招生工作任务,扎实抓好工作落实,2021年完成技校招生任务444人,完成州人社局下达任务360人的123.3%。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均能在省内外企业实现稳定就业,并且收入可观。通过对技工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办学成效的宣传,近年来,南华县报考技工院校的应往届毕业生稳定增长,技工院校成为南华县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激励着全县更多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之路。
五是依托市场,拓宽全县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提质效。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认真开展好社会化培训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宣传动员和资格审核工作,依托楚雄技师学院及相关职业培训学校,加大对南华籍学员参加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取证工作力度,2021年完成培训取证296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高级工17人,技师16人,依托楚雄技师学院培训南华籍的学员254,参加社会培训取证9人,完成州局下达任务指标90人的328.8%。
通过一系列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举措实施,南华县技能人才稳定增长,技能人才帮助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就业创业能力和促进就业增收作用发挥明显,社会逐步形成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氛围。(南华县人社局 包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