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增进对党情、县情的认识和了解,充分发挥青年拔尖人才智力报国优势,发扬知识分子爱国奉献精神,引领青年拔尖人才矢志爱国奉献,圆满完成云南省2021年青年拔尖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9月25日,9名服务团专家、省人社厅领导、云南人才市场相关领导及县人社局10名党员到武定县狮山镇铺西村“边纵”西进部队尖山铺战斗遗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尖山铺战斗遗址坐落在距武定县城5公里的尖山铺山梁上,约15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边纵”西进部队尖山铺战斗遗址。谁能想象,这里曾是70多年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英雄地。

举头看,在公路左侧不远的高处矗立着一座青色碑石。沿台阶拾级而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西进部队尖山铺战斗遗址”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西进部队与国民党保安一旅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武定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为武定县革命老区写下了一篇不朽的历史华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陪同寻访遗址的武定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祁朝发兴致勃勃地介绍。在他精彩生动的讲述中,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炮声隆隆、战火纷飞的战场—— 1949年10月4日,“边纵”西进部队从禄劝县崇德的大缉麻村前往武定,在距离武定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尖山铺,与敌保安团遭遇,发生激战,打退敌人后,从俘虏中得知,云南省保安第1旅的3个团和警卫营正向武定开进,企图对“边纵”西进部队形成包围并发动猛烈进攻。朱家璧司令员分析战情后迅速部署战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从上午9点多钟打到下午黄昏时分。这次战斗,三团团长李承华和徐元祥、和谊、侯开尧、容老九、刘启伦、陆家泰、骆元祥、张友良、杨青、卢某某等10名战士壮烈牺牲,受伤10多人,打退敌人5次冲锋,击毙敌人100多人。三团团长李承华在战斗中沉着指挥,英勇顽强,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的时候,不幸喉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当时"边纵"西进部队处境十分危险,没有时间举行战地悼念活动,天黑以后部队巧妙地突破敌人的包围,前往猫街镇秧草地迎接富(民)罗(次)联防大队起义部队,共同踏上西进的征途。尖山铺战斗结束后,李承华团长的遗体被简葬于小山脑村旁,1955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建成武定县烈士陵园,将李承华烈士的墓迁入烈士陵园。2016年9月,县委、县政府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西进部队尖山铺战斗遗址纪念碑,纪念尖山铺战斗。

鲜血铸就丰碑,胜利来之不易。碑上那金黄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如今的尖山铺,一切显得格外和谐秀美、充满活力。抚昔思今,让人感慨不已。大家随即展开备好的党旗,默立碑前,共同缅怀红军的历史功绩,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者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革命精神,从中汲取养分,与具体的工作和实践结合起来,用革命精神激励、指导和推动工作。(武定县人社局 许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