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断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落细落实由省人社厅主办的云南省2021年青年拔尖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武定站)。9月24至25日,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保跃平副教授和云南大学的刘从水副研究员在县人社局和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对武定县民族文化进行考察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在狮山镇古柏村委会山居民族团结示范村,对民族文化村史馆、农产品交易市场、村容村貌进行了考察。专家们指出,山居民族团结示范村是狮山镇古柏村委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村寨,全村98%的群众为脱贫户,是一个特色明显的少数民族村寨,在民俗、语言及民间文艺、工艺等方面风情独特,还是传承弘扬密岔文化村之一。武定县要抓好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抓好民族传统节日组织与开展、抓好民族文艺培训、抓好民族文化宣传、抓好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抓好民族文化资源共驻共建共享等民族文化工作的发展和成就。

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在狮山镇旧城社区马豆沟民族团结示范村参观了马豆沟民族斗牛文化园,与本村党支部书记座谈了解党建工作和村集体经济情况。专家们指出,马豆沟民族斗牛文化园通过举办“万人火把节狂欢”活动,吸引了县城及周边的各族群众来参加节日狂欢活动,打响了马豆沟乡村旅游品牌,融入了县城近郊经济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武定县要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马豆沟村要以彝族和苗族民俗文化为抓手,以乡村民族旅游为重点,持续扩展村、企发展空间,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项目,拓宽村民增致富渠道,打造集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在武定县雄冠彝绣协会展销部,专家们与彝绣企业带头人和女能手们亲切交流,了解销售情况和市场行情,对彝绣的精湛技艺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武定县要加大挖掘民族文化力度,让彝绣产品与市场深度融合发展,让深藏于千里彝山之中的民族文化瑰宝焕发出耀眼的时代风采,让民族服装服饰走进全国、走向世界的建议。
进一步保护民族文化。在武定县民族工艺饰品厂,专家们与工人们亲切交流,了解生产情况、生产流程和销售情况。对武定银饰品的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为之感叹。指出武定银饰品传承了武定的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琳琅满目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是用机器无法代替的手工艺品。建议武定县要结合武定特色,将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纳入重点工业产业统筹发展,制定产业发展方案,成立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为推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们最后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要加大非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二是要提升工艺品与场景匹配力度,三是要创新刺绣文创语录,四是加大武定酒歌文创。拟与武定县建立“武定非遗产业生态链研究”的中长期合作意向,让武定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得以繁荣发展,为促进各民族团结积蓄强大的文化力量。(武定县人社局 许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