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党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新精神新要求,州人社局自2015年挂包帮联系元谋县江边乡中村村委会以来,紧紧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元谋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挂包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挂包责任,始终采取“全方位、立体化、经常性、重实效”的帮扶措施,扎实推进“挂包帮”村组道路、引水工程、村委会活动场所建设、动态管理入户遍访、精准识别和产业扶持等各项工作,并取得明显成绩。

一是强化政治站位。局党组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加强机关党建、系统干部职工教育、提升人社文化、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人社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精神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一年来,共组织中心组学习2次,党组学习2次,干部职工大会学习3次,组织驻村队员学习5次,局党组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2次,领导班子磁头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3次,主要领导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7次,分管领导专题研究10次,其他班子成员定期不定期深入挂点联系村研究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全局干部职工至少到扶贫点2次以上,与贫困户见面2次以上,电话等方式联系多次。

二是强化队员选派。按照“因村派人精准”要求,采取“个人申请、科室推荐、分管领导批准、局党组讨论决定”的方式,调整充实了遵守纪律、事业心强、素质过硬、认真负责的12名中青年干部脱岗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其中:新选派8名,继续留任4名,在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中,有处级领导干部1名,担任元谋县委副书记、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科级领导干部9名,一般干部2名,妇女干部5名,有2名科级领导干部分别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副队长。

三是强化队员管理。根据《楚雄州驻乡镇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驻村伙食费缴纳暨出差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元谋县江边乡中村2017年度扶贫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方案》,要求驻村队员吃住在村,每年在岗驻村时间不少于200天,实行逐日登记考勤制度,把驻村队员驻村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培养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驻村期间工作帮扶任务完成好、帮扶成效明显、受省级表彰的驻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对驻村期间考核不合格的队员,一年内不得提拔任用,并在全局范围内通报批评。队员一年驻村时间低于200天的一律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强化入户遍访。针对动态管理调整后,为进一步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贫困原因、家庭收支、思想动态等基本情况,让贫困户心中做到“四个明白”即:“明白政策、明白收入、明白享受政策、明白帮扶挂包干部”。今年以来,州人社局采取以村为单位,分成9个入户遍访组,分别由主要领导和8名局党组成员带队,分期分批组织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遍访工作,向联系贫困户发放“四卡”,即:“政策明白卡、收入明白卡、政策享受明白卡、挂包干部帮扶卡”,向联系户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目教育,做到“挂包帮”联系村所锁定的1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39名贫困人口都有干部挂包联系。2017年,局主要领导深入脱贫联系点5次,走访慰问困难贫困户25户,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合计近3个月,入户时间合计近90天,其中,住宿“挂包帮”“转走访”挂包点45晚;一般干部入户时间合计近609天,其中,住宿“挂包帮”“转走访”挂包点合计近251晚,结对帮扶干部走访慰问结对户合计近3万元。

五是强化经费保障。突出单位后盾作用,2017年,该局按驻村队员每人安排1万元驻村工作经费的标准,共安排挂点村驻村工作经费12万元。同时,对驻村队员按驻村期间每人每天给予30元食宿补助,差旅费按有关规定给予报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2份,真正解决驻村队员经费保障和人身安全问题。

六是强化基础建设。按照“县有项目库、乡有线路图、村有施工图”的要求,积极配合江边乡党委政府制定了中村整村脱贫出列工作规划和到村到组的措施。自2015年挂包联系以来,该局共协调投入资金205万元,新建376.5平米村委会办公及公共活动场所;协调投入资金40万元,修缮村组道路4.5公里;协调投入资金70万元,完成了那治村民小组到中村1.92公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协调投入资金27.5万元,帮助中村群众修建小水窖50口;协调投入资金36万元,帮助中村、那治两个自然村修复小坝塘两个,切实帮中村村民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还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为扶贫点捐款,2015年捐款4.3万元,2016年捐款3.96万元,2017年捐款8.96万元,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实行动态使用。

七是强化产业扶贫。结合部门行业扶贫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两个专项行动”的开展,分别在中村和鱼塘组织了两期种植和养殖技能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13人,培训面覆盖了8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提升贫困户劳动技能和科学种植养殖水平打下了基础;同时,立足部门职能职责,通过宣传动员,积极组织中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17年中村外出务工人数达520余人,其中长期稳定在外务工人数达394人。另一方面,通过干部职工捐款借给村委会入股元谋江南山羊养殖农民合作社和李如昌黄牛养殖合作社,实行按年分红的形式,使村委会每年将有3600元的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八是强化党建双推进。以“党建领村、基础固村、产业强村、科教兴村、生态立村、和谐稳村”六村建设为目标引领,深入开展“彝州脱贫先锋行动”、“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活动,配合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会领导班子,牵头建立健全了村委会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完成了村委会为民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的设计和各项制度、外墙标语的制作和上墙工作。局机关党委与挂点村党支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主要领导亲自为挂点村党员作专题党课,变“你要脱贫”为“我要脱贫”。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一起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和中村的党员干部一起到部分贫困农户家中开展义务劳动,通过帮助贫困户平整土地、种植地膜、建设猪厩等义务劳动活动,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干群关系。(楚雄州人社局 李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