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楚雄州锚定“稳规模、提质效、强培训、优服务、励返乡、创品牌、促增收”主线,以“线上+线下”“省外+省内”“输出+返乡”立体布局,全力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合拳,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00.23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20.23万人,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7.39万人、脱贫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2.49万人。以实干实绩交出亮眼民生答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力。
“幸福里”圈出幸福味,服务送到家门口
创新打造“幸福里”社区就业服务品牌,全州建成“幸福里”社区26个,用工调度平台上线运行,累计提供岗位2.98万个,依托乡镇、村级就业服务站点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策咨询、权益保障”一体化服务。让“岗位找人、服务到家”成为常态,切实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点对点”架起连心桥,务工增收路更宽
精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劳务输入地用工需求,开通“就业直通车”,通过包机、专列、包车等方式“点对点”有组织转移输出1.31万人,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衔接。深化与广东、浙江等地劳务协作,推动省外转移就业规模突破20万人,让农村劳动力跨省务工之路更顺畅、更安心。
技能培训添动能,就业底气更充足
围绕我州产业发展需求,聚焦重点行业、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缺口,持续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针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各类劳动者,加大培训力度,截至6月底,全州农村劳动力培训8.21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4.19万人,以技能提升赋能就业质量,让劳动者就业更有底气。
精准帮扶稳岗位,筑牢民生安全网
紧盯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建立“一户一档”跟踪服务机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解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2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州创建就业帮扶车间151家,共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数1.25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983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防返贫底线。
如今,越来越多的楚雄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走出乡村、走进企业,不仅鼓起了“钱袋子”,更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技能。楚雄州将持续聚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优化服务、强化保障,让更多劳动者在就业路上收获满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吕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