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最新动态 / 正文

我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8日作者:黎文志浏览量:

2021年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为实现群众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持续不断开展宣传发动和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得到增强,转移就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超过上年。2021年末,全州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73万人,转移率73.06%,比2020年末增加5.65万人,增长6.07%。实现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16.4万人,转移率71.06%,比2020年末增加1.92万人,增长13.26%。

二是转移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区域分布逐渐合理,省外转移就业的比重逐步得到提高,产业分布结构不断优化,转移就业成效不断显现。截至2021年末,全州农村劳动力共实现转移就业98.73万人,已实现转移就业的人员中,省外16.58万人,占比为16.79%,比2020年末提高2.39个百分点;省内县外29.99万人,占比为30.38%,比2020年末下降17.06个百分点;县内52.16万人,占比为52.83%,比2020年末提高14.6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19.49万人,占比为19.74%,比2020年末下降13.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22.74万人,占比为23.03%,比2020年末下降3.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56.5万人,占比为57.23%,比2020年末提高10.28个百分点。

三是就业人员年龄层次和技能水平不断改善。通过深入开展宣传示范和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层次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意愿明显提升。2021年末,全州转移就业人员男性占64%,女性占36%;从年龄结构上看,16—20岁占3.5%,21—30岁占30%,31—40岁占22.8%,41—50岁占26.4%,50岁以上占17.3%,40岁以下务工人员占比达56.3%;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占28.8%,高中及技校(中专)占55%,大专(本科)以上占16.2%,比2020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34.8%,比2020年末提高1.9百分点。

四是就业促增收效果不断显现。以促增收为目标,持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稳岗促增收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在促进群众增收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202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平均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占比超过75%,全州农村劳动力务工总收入估算约为249.23亿元。

五是劳务品牌培育稳步推进。坚持品牌创建,持续推进劳务品牌培育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以“彝州绣娘”“牟定匠人”“元谋果蔬工”等劳务品牌培育为重点,全州初步选培了20个劳务品牌,力争培树2—3个具有楚雄特色、特点鲜明、辨识度高的劳务品牌,实现劳务输出由“一般化”向“品牌化”转变。(楚雄州人社局 黎文志)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