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工作侧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双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大力开展劳务协作、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等措施,近十年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从0.97万人增加到5.93万人,转移就业率从20%增加到67.7%,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稳稳托举了全县13万人民的幸福。

2020年家住双柏县城易地扶贫搬迁点康和社区的脱贫户李琼兰,搭乘沪滇劳务协作的快车走出大山来到了大上海。现在她已经成了工作娴熟的老员工,今年是她到上海的工作的第3个年头了。“现在我平均每月能领到7000多元工资,厂里还为我缴纳了社保,家里的经济情况好转了很多,这里待遇不错、环境也好”,电话回访中,李琼兰喜不言表。自2018年以来沪滇劳务协作的深入推进,“沪滇情”“嘉定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托举了一个个就业致富梦,也撑起了一个个家庭幸福小康梦。随着一批又一批“山里人”到“大上海”实现就业致富梦,挣了票子、换了脑子、争了面子,“沪滇劳务协作+劳务输出”形成了倍增效应。从过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到现在乘着沪滇协作的”快车“,敢出去的胆量大了、能出去的底气足了。

在妥甸和平大岭岗村,李家元每天的任务就是对村内的道路进行清扫,并做好全天的保洁。他和妻子都身患残疾,无法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更是“有心无力”。2019年以来,他被村里选聘为环境卫生保洁员,由于他认真负责,村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他连续3年被村里选聘为环境卫生保洁员,每月都能领到800元乡村公岗补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人社部门的帮扶让我有了稳定的岗位、固定的收入。“小岗位”撑起了“一片天”、“小岗位”发挥了“大作用”,通过稳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不仅让他们有了稳定的岗位、固定的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更可喜的是,激发了他们心怀感恩、依靠双手、自力更生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志气,通过他们的劳动,村庄变干净了、道路变畅通了、河道变清洁了,为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增添了助力、贡献了力量。

鄂嘉镇麻旺石板山村杨琴珍的畜圈里,看着40头生猪膘肥体壮,她信心满满地说道,“通过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牲畜养殖的知识,我养的猪是咱村最壮、最肥的,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近年来,双柏县坚持“提技能、稳就业、兴产业、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群众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制作培训“菜单”,培训对象按需“点菜”,分类分批开展中药材种植、动物疫病防治、养老护理、中式烹饪等多个工种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来,全县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69期8355人,投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706.16万元。培训参与实现了“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转变,培训需求实现了“被动下单”到“量身定制”转变,培训质效实现了“一技之长”到“一专多能”转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显成效。

“非常感谢人社部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让我从1个店发展到了现在的4个店,就业人员也从原来的3人到现在的40人。创业担保贷款对我们创业人员的帮助相当大。”双柏县鹏达超市的负责人说道。近年来,双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模式,加强与有贷款意愿的创业者主动对接,实行一对一服务;进一步优化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审批流程,积极协调探索经办机构与经办银行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创业担保贷款办理工作联动机制;对提交贷款的申请人,通过主体资格审查、创业实体核查符合贷款条件的限时办结,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和放款效率,积极营造了有利于创业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励引导广大劳动者积极创业就业。全县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7亿元,扶持创业3719户,带动就业10413人,兑现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39户27万元,返乡创业6户5.4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双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州县党委的决策部署,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推进稳就业保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巩固和扩大就业成果,帮助更多劳动者通过就业实现致富梦。(双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彭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