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禄丰市高峰乡:彝山绣娘巧手绣出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9日作者:李天生浏览量:

楚雄州禄丰市高峰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要民族的少数民族和彝族文化历史悠久的聚居乡镇,目前还完整保存着自己古老的服饰、语言、歌舞、节庆、丧葬、婚恋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每年彝族火把节表演的彝族“大刀舞”是最具彝族原生态文化经典之作。

高峰乡虽然是禄丰市较为偏远闭塞的一个山区乡镇,但在海联村委会起家村的一位彝家绣娘却名声远扬省内外,她就是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命名“彝乡名匠”的普化珍。普华珍是地道的高峰乡彝族服饰制作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她的奶奶普氏、母亲普秀琳是当地有名的刺绣、服饰制作能手,由于从小受长辈的熏陶,她的彝族服饰、刺绣制作技艺十分娴熟,所制作的绣品如马缨花、山茶花、扭菊花、四瓣花、石榴花等花卉图案,针法细腻,搭配得体,色彩鲜明,美丽大方;制作的衣服右衽上衣绣有各种花卉、云图或几何图案,实用而美观;制作的围腰,其形状是凸字形的,镶滚美丽的花边,中间镶有四方形腰芯,周围用彩丝线刺绣着各种彝家喜爱的花草,使整块围腰色泽鲜艳;制作最具特色的是蝴蝶帽,由两扇绣有彩花、点缀1000多颗银泡镶绣的帽片组成并用大红毛线缠绕在帽子上,戴在头上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在一朵盛开的马缨花上,象征了彝族姑娘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从2003年开始创业,在禄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帮助下,普华珍利用创业贷款在高峰乡街面上开了一个民族服饰小作坊——“普华珍民族服饰店”,经过几年的打拼,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绣制出了不少价廉物美,精美绝伦的彝族服饰绣品,他的每一件绣品均能够体现原生态纯正的彝族风格,深受彝族同胞的喜爱,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货源。普华珍致富不忘娘家人,她传承彝家儿女勤劳、善良、朴实的好传统,免费传授彝族刺绣技艺,让当地的彝族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掌握彝族服饰、绣品、饰件的制作。几年来普华珍绣坊共带出学徒近800余人,在她的带动下,具有浓郁彝族文化的服饰绣品畅销到全省各地州,年销售额达200万元以在上。带动无法外出务工的200多人彝族妇女同胞实现家门口稳就业,年人均可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

凭借一双巧手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普华珍彝绣作品《青蛙吐钱》、《牡丹花》参加楚雄州首届农民工艺术节才艺大赛展出获优秀奖;2017年,彝族服饰获得中国楚雄火把节“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全省赛)金奖;其作品代表云南参加国内举办的“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等非物遗展。

2015年5月,普华珍被禄丰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四批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10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四批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楚雄州“彝乡名匠”。面对诸多的荣誉,用普华珍常挂嘴边的一句大实话表述就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哪有今天我们彝族同胞的幸福生活,今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我一定不会忘记根本,带领更多的彝族女同胞传承民族文化,自食其力,打造彝族刺绣精品,绣出美好新生活。(禄丰市人社局  李天生)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