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楚雄市人社局认真推行“三个工作法”积极推动人社工作落实见效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作者:胡春玺浏览量:

年初以来,楚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省委“三个工作法”为指导,以“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三个马上”为准则,抓紧抓好抓实人社工作落实见效。

一、高位推动,细化责任目标,定时报告工作落实情况

年初,按照“三个工作法”和“三个马上”,楚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人社工作本职,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人才、行风建设五个方面,梳理出20项重点工作任务,每一项重点工作任务都安排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以“清单化”的形式抓紧抓好抓实工作落实,以一周、一月、一季度、半年为时限倒排工作完成时限,完成一件,反馈一件,总结一件,一件一件抓好,一项一项落实。

二、把“稳就业”“保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

一是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让群众尽快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继续加大省外转移输出力度,加强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为重点的省际区域劳务协作,提高规模化、组织化输出程度。要更加注重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对接,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输出。及时为全州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提供招聘用工人员保障工作。二是切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抓“双创”稳就业专项行动,用足用好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各类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小微企业发展升级支持力度。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三是突出抓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引导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针对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和农转城人员,落实好就业帮扶政策,做好兜底安置就业。截至3月初,已举行线上线下招聘会46场次,发布岗位信息1.5万条,组织农村劳动力向省外(厦门、衢州、苏州、昆山等地)“点对点”输出13批次1741人,发放“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共计24人44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34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99万人。

三、注重社会保险政策宣传,着力提升社会保险保障能力

一是继续深化社保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持续做好“中人”待遇平稳过渡工作。推进落实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对中小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实施精准扩面。以中断缴费人员为重点,积极引导中断缴费人员续保缴费,进一步拓展社保扩面成效,努力实现法定人员应保尽保。三是落实好社保调待政策。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适时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截至3月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7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8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0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8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9万人。

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全面加强人事人才工作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系统提出了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楚雄市人社局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一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绩效评价和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年度考核等工作,落实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继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二是深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向基层和贫困地区有序流动。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措施,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奖励行为,做好国家、省、州、市表彰奖励推荐工作。三是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推荐和“彝乡英才”、“威楚人才”等各类人才的评选推荐工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建立的4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市人民医院胡竹林专家站,为楚雄市培训了一大批眼科专业医疗人员,并指导建成了陈爱华中山眼科专家工作站,其余3个专家站引进专家也较好地为全市核桃、猕猴桃、医药产业提供了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合作攻关、培养人才、技术指导、决策咨询等服务工作。

五、聚焦根治欠薪目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实现新突破

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合共生的劳动关系,持续推进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研究规范新业态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健全举报投诉、“双随机”监管、执法协作等工作机制,推进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为重点,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利用好“彝州农民工治欠保支监管系统”,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调解仲裁“四化”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劳动用工登记备案户数4875户,劳动用工登记89414人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材料41件,立案受理41件。目前开展日常巡查检查用人单位及工程项目150余户,涉及劳动者1.2万人。共约谈企业4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4份,处罚未按要求整改企业3家,罚款9000元。“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移交欠薪线索195条,已办结190条,5件正 在办理,“12333”平台移交211件,已办结203件,8件正 在办理。

六、优化便民利民服务,持续加强人社行风建设

一是持续优化便民服务。完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根据政策变化及时梳理调整人社服务事项清单,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向社会公布。推进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实现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形象“四统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基本实现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一网一门一次”办理。二是用好信息系统。大力推行线上服务,引导参保单位和个人通过云南政务服务网、“一部手机办事通”APP、人社门户网站、“一部手机就业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办理人社事务。截至目前,完成网上办件量2265件,“好差评”事项覆盖率达100%。(楚雄市人社局 胡春玺)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