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禄丰市:擦亮工业版“幸福里”社区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作者:薛家宏 吴正江浏览量:

近年来,禄丰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实际,坚持以“产业链大党委”为引领,以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装备制造4条产业链为依托,着力在优服务、培人才、促就业、强产业等方面下功夫,擦亮工业版“幸福里”社区金字招牌,组织化引导群众“出了家门进厂门、就近务工不离乡”,有力促进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让幸福不“远游”。

一、产业、企业、就业“三业”深度融合。禄丰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强市”战略,把建设工业版“幸福里”社区与“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有机结合,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稳就业,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首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禄丰数控产业孵化示范园后,又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园”;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钛产业从原料端到钛材精深加工产品端延伸,形成完整的钛产业链,晋级全球独角兽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工业版“幸福里”社区应运而生。2024年来,随着工业发展需要,禄丰市依托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和绿色钛产业,分别组建2个“幸福里”社区工作专班,围绕“八个一批”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全市上下“一盘棋”合力攻坚,市级领导亲力亲为,深入企业调研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业等实际问题40余次,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融资难”和群众“就业难”;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交通、工信、发改、税务、工会等市级部门及相关乡镇和企业协同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幸福里”社区建设措施落实情况,全面提升打造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和绿色钛产业2个工业版“幸福里”社区……这一系列举措的有效落实,不仅组织化、精准化为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和绿色钛产业链上企业提供了优质就业服务保障,还成功闯出了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目前,2个工业版“幸福里”社区就近就地吸纳3115名劳动者就业,年人均增收7万余元。其中:禄丰数控产业孵化示范园区职工总数1659人,禄丰籍员工1327人,占比达80%;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总数1456人,禄丰籍员工783人,占比达54%。

二、打造创业“幸福地”、就业“幸福里”。为了让广大群众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禄丰市在党建引领、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深耕细作”,高质量服务绿色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钛产业链上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红链”赋能串起产业集群。禄丰市创新在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装备制造4条产业链上成立了四个“产业链大党委”,把党组织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发展强在链上,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实施全链招商、以商招商和“填空式”招商,协调推动园区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合作,促进链上企业从“各自为营”向“协同发展”转变。在禄丰数控产业孵化示范园区生产车间,“党员示范责任区”“党员示范班组”“党员示范车间”“党员示范岗”随处可见,在党员职工的示范带动下,车间员工干得热火朝天。“助企兴链帮办团”活跃在企业生产一线。为了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禄丰市工信、税务、环保、人社、政务服务等部门及相关乡镇组建“助企兴链帮办团”,高质量打造“幸福里”社区就业服务品牌。“助企兴链帮办团”帮助企业率先建立园区政务服务工作站,开展帮办、代办和“一窗通”服务,全面优化企业发展和就业群众办事环境,产业工人在企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62%、全程网办率96.24%,零跑动率96.02%。设立企业开办网上“一窗通”1个,切实压减审批时限,新设企业登记平均耗时在0.035个工作日内,企业注销登记平均耗时在0.5个工作日内。在全州率先成立产业工人健康服务站。2024年10月,禄丰市在龙佰禄丰钛业基地率先成立全州首个产业工人健康服务站。该服务站内设24小时医务室、母婴室、心理咨询室、健康食堂、体育运动设施,为职工提供个性化服务。走进绿色钛产业“幸福里”社区,风味小吃街、生活小超市、新鲜水果摊、职工诊所、职工食堂、职工书屋、职工俱乐部、健身房、台球室、篮球场、羽毛球馆、停车场等企业员工日常生活及公共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还在生活区设置了200套职工宿舍、20套职工家属休息室,通过“政企联建”方式在勤丰镇鸡街建有1080套职工公寓,公司的通勤车常年接送员工上下班,最大限度方便了职工生活。

三、“五位一体”服务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市人社部门履职尽责,精心指导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着力构建用工服务、技能人才培养、代办服务、技术服务、生活服务“五位一体”平台,为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添砖加瓦”。优质服务园区企业。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与园区52家企业签订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办服务协议,累计为300名求职者提供精确岗位匹配,与573名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园区现有员工1659人,其中:本地务工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80%。组织各类培训27场次,惠及500余名职工;目前园区419名员工持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占职工总数的29%。协助园区52家企业完成2024年工商年检,为32家企业提供税务记账服务。精准匹配企业用工。建立人才动态数据库,园区企业有用工需求时迅速行动,通过园区社群、线上招聘、零工市场等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实现企业用工的快速补充。针对制造业“淡季人力闲置、旺季用工短缺”难题,探索“企业+产业+创业+就业”用工模式,以生产订单为导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效降低了园区企业的用工成本。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认真做好每年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申报、学历提升等工作。以“师带徒”方式,持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厚植沃土。比如,云南泰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厂厂长张志新就是“师带徒”的模范代表,他具有丰富的数控机床加工经验,在他带出的30多名徒弟中,目前发展好的已成为工段长。6月11日,楚雄州2025年“兴楚英才”培养对象名单公布,禄丰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幸福里”社区的杨志刚、张志新双双入选“兴楚技能人才”,他们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步晋级“兴楚技能大师工作室”榜单。目前已培养“兴楚技能人才”2人、初级工321人、中级工245人、高级工171人、技师64人,建立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四、擦亮工业版“幸福里”社区金字招牌。为全面提升禄丰工业版“幸福里”社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禄丰市持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力促进全市广大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幸福里”社区成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摇篮”。禄丰市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龙乡人才”培养工程8个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校企携手”协同联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4月,禄丰市在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全州首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2024年11月,禄丰市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绿色钛现代产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钛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柔性引才、联合办学、选派锻炼、研修提升等举措,全程提供各类人才“一站式”贴心服务,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拴心留人”。2024年,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2.73亿元A轮融资,突破转子级海绵钛“卡脖子”难题,成功实现国产化,现有授权专利193项、发明专利53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中央就业补助资金597万元用于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901人次;全市共引进紧缺人才323名、优秀青年人才845人,回引本土人才344人。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个、省级专家科研工作站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云岭大师工作室”“彝乡名匠”工作室6个、企业培训中心8个,先后引育省州党委联系专家、云岭技能大师、省级突出贡献人才、首席技师、彝乡名匠、彝乡英才、兴楚技能人才65人。“幸福里”社区托起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梦”。近年来,禄丰市依托“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装备制造”4条产业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提升务工者“吃、住、行、医、培、社保、权益保障”服务。成功打造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和绿色钛产业2个工业版“幸福里”社区,配套产业工人专属宿舍、通勤班车及技能提升中心,解决工人“三班倒”生活难题。建成禄丰市零工市场、思源社区、禄丰数控产业创业孵化示范园、龙佰集团禄丰基地等5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及金山零工驿站,形成“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的“幸福里”社区就业服务新格局,向龙佰集团禄丰钛业有限公司、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楚雄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云南锦润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和云南德胜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市内规上企业输送劳动者就业,目前禄丰市内31家规上企业带动就业1.8万人。“幸福里”社区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幸福里”社区建成后,禄丰市相关部门牵头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公租房1205套,入住1216人,开通公交专线8条。在“幸福里”社区全面落实“降、免、返、补”“百企万岗”稳岗扩岗补贴等政策,代申报相关补贴1293.32万元。禄丰市积极争取省级绿色能源培训项目资金200万元,稳步实施绿色能源产业技能提升培训1000人次,持续提升产业工人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禄丰市围绕链主企业的核心业务和需求,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为锦润数控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合作共建工业母机中试(产业化)基地,双方合力攻坚“卡脖子”难题,成功研发搅拌摩擦焊设备及操作系统,并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双方协同实施的“多品种精密复合铣床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评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幸福里”社区成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大力开展青年学徒制、新型学徒制、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共培养初级工418人、中级工617人、高级工630人。2024年,禄丰市在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装备制造4条产业链上培育引进企业127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户,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37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230.64亿元。(禄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薛家宏  吴正江)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