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在元谋县物茂乡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光伏阵列区,一幅“工农协同”的绿色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芝麻村光伏板下,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种植野菊花,技术人员穿梭指导,曾经的闲置土地焕发新生机。物茂乡通过“光伏发电+中草药种植”立体模式,正式进入规模化种植阶段,为干热河谷地区探索出一条“板下生金、绿色富民”的新路径。

技术赋能保障双重收益。项目依托华能元谋物茂550兆瓦光伏电站板下空间,攻关光伏+技术壁垒,通过土地平整、灌溉配套,将原本闲置的3000多亩光伏板下土地转化为“阳光药谷”,首批野菊花种植全面铺开,后续将扩展滇橄榄等特色药材。合作企业组建专业种植团队,从选苗定植到田间管理,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并承诺兜底回收,确保成活率与经济效益。村民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日均百余人参与种植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利益联结实现四方共赢。项目以“光伏企业+药企+村集体+农户”为核心,构建多元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互利共赢。企业增效:光伏发电保障清洁能源输出,板下种植降低地表温度,提升发电效率;村集体增收: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药企开展订单合作,将一家一户群众组织起来板下种植野菊花、滇橄榄等,村集体(合作社)获取利润的10%收益;农民增收:土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药材销售分成,农户收益渠道多重覆盖,户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生态增值,药材种植固土保水,减少光伏区水土流失,与同期推进的“林地植被修复工程”协同提升区域生态韧性。

立体开发促进三产融合。随着物茂“药光互补”野菊花规模化种植,将形成“上有光伏、下有产业、村有收益、农民有就业”四有格局。同时,项目同步规划建设药材晾晒加工用房、观景台等设施,为发展“光伏区生态观光”奠定基础,未来将与元谋土林风景区联动,实现农文旅三产深度融合。随着项目推进,这一融合绿色能源、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元谋县物茂乡人民政府 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