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武定县: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织密 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网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2日作者:许嘉芬浏览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关系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武定县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形势,以“基层社区+就业”“基层就业经办+人力资源机构平台”“零工市场”“幸福里”社区为核心构建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成为精准对接供需、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抓手。连日以来,就业中心通过发挥服务圈的功能优势,围绕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毕业生开展精细化摸排,为下步靶向施策、精准帮扶提供坚实基础,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高效摸排阵地。

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就业”的贴近优势,社区网格员化身“就业摸排专员”,通过入户走访、建立毕业生微信群等方式,深入辖区内小区、家庭,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毕业生面对面交流。西门社区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毕业生小李因缺乏职业规划而未就业,随即记录其专业、特长、就业意向等信息,并及时反馈至社区就业服务站。同时,“基层就业经办+人力资源机构平台”形成联动合力,基层就业经办人员联合人力资源机构,对辖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等,为后续精准匹配供需奠定基础。

“零工市场”和“幸福里”社区也在摸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武定县零工市场”作为灵活就业信息汇聚地,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询问、信息登记等方式,掌握在市场中寻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情况。同时,在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会上,活动现场设置信息登记环节,累计收集118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信息,为后续针对性服务提供依据;猫街镇阿卓卡“幸福里”社区则通过举办各类就业主题活动,吸引毕业生参与,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其就业状态和需求。

多举措摸清底数,建立精准台账。

武定县综合运用走访摸排、电话调查、数据比对等多元化方式,对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地毯式”摸排,严格对照“四清”标准落实工作。在摸清毕业生总量方面,通过与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校对接,获取毕业生户籍信息,结合社区摸排数据,准确统计辖区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对于已就业毕业生,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其就业方式、就业地点、联系方式等。在南街社区,通过电话回访已就业毕业生,完善了225条就业信息,掌握到部分毕业生在异地就业的具体行业和岗位情况。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深入了解未就业原因,涵盖缺乏技能、求职方向不明确、家庭因素等;同时记录就业意愿,包括期望行业、岗位、薪资等,以及已接受的就业服务帮扶情况。在红土田社区通过走访发现,21名未就业毕业生因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就业,社区随即为其制定技能培训计划。此外,全面摸清当地企业、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绘制“企业用工需求地图”,明确不同企业所需专业、学历、技能等要求。

同时,依托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对摸排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建立实名服务台账。台账实时更新,确保就业服务工作有的放矢。如今,当有新的就业岗位发布时,工作人员就可依据台账中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实现就业服务的高效对接。(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许嘉芬)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