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姚安县围绕县域产业发展,以助推群众充分就业促增收为目标,通过抓实载体建设、加大产业创新、提升技能水平、搭建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问题”,让群众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培载体,壮大产业促就业。把助企纾困政策和就业帮扶政策有机结合,支持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助力市场主体稳岗拓岗。持续实施万人创业“培训+颁证+金融扶持”助推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就业创业环境。2024年以来,发放创业贷款229户4545万元,帮助237名创业人员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100余人。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成功打造省级“姚安县现代花卉产业创业示范园”“毅云花卉返乡创业园”培育经营主体57户,吸纳群众入企务工7500余人。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援企稳岗、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发展肉牛、蔬菜、农文旅等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量,2024年全县产业基地吸纳群众就近就业2.6万人,获得工资性收入7.02亿元,人均务工收入2.7万元。
强培训,提升技能促就业。坚持技能培训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劳动者就业需求的原则,不断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精准培训机制,持续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聚焦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围绕花卉、肉牛、蔬菜、文旅等县域产业发展需要,广泛组织实施定岗、订单、定向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者创业能力。2024年以来,全县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2万人次,组织各类创业培训、技能培训4078人次,有效提升了劳动力质量和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
树品牌,示范带动促就业。将培育劳务品牌作为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手段,坚持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健全劳务品牌建设机制,塑造劳务品牌特色文化,扩大劳务品牌就业规模和产业容量。不断培育打造“姚安花卉工”“肉牛饲养员”等劳务品牌,健全劳务品牌培育机制,加强政策供给。目前,全县从事“姚安花卉工”“肉牛饲养员”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2万人,产业务工人员年均收入达到4万余元。2023年6月“姚安花卉工”被授予省级劳务品牌。
强服务,拓宽渠道促就业。持续加强“幸福里社区”“县级人力资源就业服务中心”“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站”建设,积极打造就业服务圈、“幸福里驿站”。不断健全完善劳动力数据库,建立群众信息化申请、镇村组干部网格化排查、人社部门常态化监测“三线联动排查”就业帮扶机制,为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助推高质量就近就地就业。积极打造创业小镇、创业街区、创业社区、创业村落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色创业载体,不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鼓励返乡创业,引导零工经济、地摊经济、“家门口务工车间”发展,扩大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空间,积极解决“一老一小”问题。2024年以来,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脱贫劳动力、“三类人员”就业1447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15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47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5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31万人。(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张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