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南华县罗武庄乡:建好小车间 铺就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作者:袁雪浏览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促进农村外出返乡回流人员和农村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罗武庄乡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模式,将车间建在产业链上、岗位设在家门口,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群众增收与产业发展双赢。

组织引领抓联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成立党委书记、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专班,明确责任领导及责任部门,定人定岗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好县级联系领导、乡党委书记均联系指导1个以上“家门口务工车间”制度,自上而下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员“先锋岗”“责任网格”“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为企业开展“一站式”“上门式”服务,让项目加速落地,让群众安心安业。建立“每月会商+车间碰头”制度,对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情况、车间运营等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地到“车间碰头”协商研究解决发现问题,明确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建好建活“家门口务工车间”。

精准招商建平台把招商作为盘活资源拓展岗位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大抓招商、招强引大”工作思路,先后引进返乡创业人士刘永俊回乡成立南华绿优源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200亩,连片规范化发展黄精、重楼种植,基地长期带动19名群众实现就近务工,月增收3000元以上;与北京中科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牛黄培植项目合作意向发展牛黄培植产业,以树密鮓肉牛养殖小区作为牛黄培植项目试点基地,盘活全乡肉牛资源,率先推动牛黄培植项目落地实施,首批推广200头牛参与培育,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模式稳步铺开,为树密鲊村委会增加村集体经济15万元,为群众增加就业岗位10个,基地试点成功后,将逐步向全乡1200余户养殖户推广,采用“企业+农户”模式,由企业统一提供技术、保险和保底收购服务,预计户均年增收超1万元,确保群众“零风险”迈出增收第一步。

盘活资源强支撑坚持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盘清现有家底、唤醒“沉睡资源”,推动以资源换投资、换产业、换就业。全面盘清闲置资产,以村为单位盘清辖区内闲置资产、闲置校舍底数,截至目前,共建立5处闲置资源“数据库”。同时,分类盘活闲置资源,引入南华辉鸿建材有限公司从事红砖制作盘活国有资产,吸纳留守妇女、特殊困难群众、返乡回流未就业人员20人就地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万元;为优化企业运营,罗武庄乡盘活三家村闲置的三家小学教学楼,免费提供给南华绿优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使用,作为中药材育苗分拣中心,为15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提能留心稳就业。抓住技能培训、对接上岗、拴心留人三个关键环节,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紧紧围绕“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促劳务、以技能促就业”的思路,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土专家”“田秀才”,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积极开展中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技能培训211人次、完成脱贫人员补贴性技能培训3期120余人。同时,建立就业服务站,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根据不同工种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进活动”,对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推送不少于3个就业岗位;与企业签订协议,设置长短结合的灵活就业岗位,优化日结、周结、月结等工资结算方式,满足提供食宿的企业为就业人员提供食宿,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务工需求。(南华县罗武庄乡人民政府  袁雪)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站地图】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电话:0878-3399821

网站信息发布: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传科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8-3369165

滇公安备53230102000449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08101678号-3  网站标识码:5323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