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街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家门口务农务工车间”建设。
强化组织统筹,党建领航破壁提效。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微网格”精准摸排劳动力并推送就业信息,累计开发生态护林员、天保员、保洁员等家门口的公益性岗位381个,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及在建项目的灵活就业岗位160余个,实施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完成170人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和务工岗位精准对接。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13家,党员领办家门口务工车间2个,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39名,联农带农1016户4900余人,为1000余名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务工岗位,组织化输出务工就业102人,带领群众实现“单一增收”迈向“多元共富”。
务实延链补链,产业就业共融互促。聚焦“一产奠基、二产增效、三产赋能”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构建核桃、茶叶、红花、魔芋、花椒、中药材“农户—采收—加工—销售—片区联动”的联农带农全产业链条,开发白龙茶厂、龙街酒厂、核桃加工厂、魔芋加工厂及44家合作社务工岗位200余个,整合宾馆、物流、餐饮行业服务岗位30余个;完善核桃仓储及托管交易中心建设、培育产业链上游种植大户26户、养殖大户55户,落实产业链下游汇聚分散收购商18人,助力群众从“零散务工”转向“链式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务工就业精准输送。精准对接就业需求,从岗位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持续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务工能力。依托市场主体培育绣娘35人,培养采茶能手32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人,全镇技能劳动力增至1300余人,针对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培训2期70余人,2025年1至4月共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4期,全年计划开展培训13期,推动群众从“随机务工”转为“精准就业”。(马街镇人民政府 孔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