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禄丰市运用“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区共建+多元参与”的多方共促模式,积极建立更为便利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公共就业服务的领导。将基层就业服务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依托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嵌入式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点,各社区站点明确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公共就业服务相关工作,满足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需求,发挥村(社区)就业前沿阵地作用,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
二是明确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清单。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发布及供需匹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就业情况动态分析、组织就业创业招聘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咨询及补贴申领、就业政策兑现等11项服务事项,全方位满足多样化就业服务需求。
三是建立五色台账对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分别以红、橙、黄、蓝、绿等五色代表就业困难特殊群体、4050人员、16-24周岁失业青年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五类人员,建立就业帮扶分色管理台账。摸清每个人员家庭情况、就业意愿、技能特长、培训需求、创业愿望等,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就业帮扶,定期跟踪回访,实现动态管理。
四是发挥禄丰市零工市场的带动辐射作用。在禄丰市零工市场规范化运营的基础上,依托乡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就业服务平台,挂牌建立14个零工驿站,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在全市组建120人左右的劳务经济人队伍,为多年龄段、多工种、多业态群体搭建起就业需求和用工招聘的对接桥梁,既保障了各类产业灵活用工和季节性用工需求,也成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重要载体。
五是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铁脚板”与“大数据”相结合,通过数据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同时依靠“铁脚板”上门入户,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全方位了解群众需求,方便求职者随时随地找工作,实现“家门口”好就业。
截至2024年3月底,禄丰市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禄丰市零工市场、金山镇思源社区”建成3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计划于2024年7月底前,实现辖区内所有乡镇及社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全面建成。(禄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