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零工市场整治工作
入秋的元谋,凉意开始初现,清晨6点,在龙川街红绿灯路口,每天都能看见一群身穿红马褂的志愿服务者,他们正在进行零工市场整治活动。

多年来,龙川街红绿灯路口、县城文化小广场附近自发形成一些常年打零工的农民工寻求临时务工聚集地。由于此地处于十字路口,每天均有大量农民工在此聚集寻求临时务工机会,严重影响了元谋形象和道路交通安全,久而久之,农民工寻求临时务工聚集地问题最终成为“老大难”问题。

“大家不要在红绿灯这里聚集候工,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不安全,我们县已建成“零工市场”,就在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那里,大家可以到零工市场登记个人务工信息,招工的企业和老板会到那里去找你们,根据你们的务工需求提供工作岗位……”“这里不能停车拉人,招工可以到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的零工市场那里……”,志愿者们吆喝着,忙碌着,劝导着,自从今年4月6日以来,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多部门协同配合,组建6个工作组35人,每天6:00-9:00每个工作组轮流到龙川街红绿灯路口零工聚集区域开展集中整治,劝导务工人员和找工车辆搬迁至零工市场。向零工人员发放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元谋县零工市场管理的通告》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倡议书》。通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就业政策宣传,让更多务工人员了解政策、熟悉政策、运用政策,积极引导零散务工人员和临时性招工单位进驻“零工市场”,为双方搭建供需平台,促进零工群众就业。

零工市场是信息驿站,更是零时用工“加油站”“援助站”“暖心站”。元谋县从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出发,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在人员流动较大、公共交通便捷、求职招工比较集中,且具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云南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内(元谋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成“零工市场”并投入使用,实现了“站工市场”到“零工驿站”的转变。依托“智慧人社”就业服务平台,推行一套系统管零工,开发建设元谋县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小程序平台,统筹全县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务工人员信息库,通过“一键发布需求、智能筛选供需、在线匹配接单、双向评价服务”,精准对接劳动者和企业需求,为企业和务工人员提供线上线下“订单式”“菜单式”服务。进一步拓宽零工信息发布渠道,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需求信息,多渠道发布求职、招聘、见习、培训等服务信息,推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就业创业等政策解读。为劳动者开展优质的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社保咨询、职业介绍、现场招聘等服务。同时,零工市场内免费提供茶水、休息场地、娱乐设施,让劳动者在舒适的环境里候工,更好地解决了企业“难招工、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零工市场促进就业的作用。

截至目前,共开展劳务对接洽谈119场次,开展宣传33场次4496人次,486家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小程序平台发布2854个工作岗位信息,个人雇主发布358个工作岗位信息,共有10572名灵活就业人员进行求职登记,开展果蔬分选、种苗培育、养老护理等务工技能培训17场731人次,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2576人次,推动零工在马路上“等活”向手机上“找活”转变。零工市场作为就业服务平台,发挥了桥梁作用,进一步把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务工需求有效对接起来,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步,元谋县将打造“1+4+N”零工市场,建设以县级零工市场为中心,乡镇零工驿站为支点的全域零工市场,加快形成定点、规范、有序、可调配、全监管、优服务的零工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应用一套系统管零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单位(个人)权益,推动普通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罗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