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又启征程,禄丰市围绕“人才兴市、人才强市”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创新工作思维,优化人才环境,打好人才强市四张牌。
一是打好专技人才培养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培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934人。其中:教育系列4073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9%,卫生系列904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农业系列365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工程系列393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7%,其它系列199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
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严格执行“两个不变,一个调整”的机关工考政策,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组织上报51名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资格审查、送培(其中,技师20名,高级工18人,中级工12人)。二是持续抓好在岗职工学徒制培训。1至6月全市完成新增1000多名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二是打好高端人才引进牌。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机制。目前,全市获得州级以上各级人才评选项目共有49人,其中:州级35人,其中:楚雄州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2人、楚雄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13人;省级14人,其中: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11人。推荐上报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其他优秀人才项目根据上级项目申报计划及时组织实施。累计组织推荐上报6家企事业单位申报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通过省级评审获批设立3家,达到省级每个市设立2至3家的目标。
三是打好乡土人才素质提升牌。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乡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切实加强对“土专家”“田秀才”“新能手”的关注、培养和使用,围绕县委人才工作计划,结合县情、乡情、村情打造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头为民服务的乡土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市入选“彝乡英才”共22人,农村88名乡土人才受到省、州表彰,其中:省拔尖乡土人才4人、州级84人,取得了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纳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
四是打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牌。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切实加大县内劳动力外出务工,人社部门实行跟踪服务,由人社部门牵头协同14个乡镇加强与5000名禄丰籍在县外务工人员的沟通联系,通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台账、流动党支部、开展网络远程培训等举措强化政治引领和素质提升,充分利用每年春节等机会组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座谈会,让外出务工人员交流成功经验,引导有发展基础或发展潜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禄丰籍在外务工人才“走出去打拼,返回乡发展”。(禄丰市人社局 李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