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企业培养人才机制,楚雄州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培训机构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采取具有学徒条件的企业与技工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目前,培训首批新型学徒826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创新思维,强化领导。楚雄州人社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亲自调研、组织和协调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制定出台了《楚雄州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工作目标、培养对象、组织实施等10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细化了人社、财政、技工院校、企业等16条工作责任,确立了“学徒→优秀员工→技术能手”的新型学徒培养梯度规划,确定了第一批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6家企业。二是强化宣传,突出导向。通过会议、新闻媒体、微信、QQ、深入企业、深入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目的、意义、政策、方式和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典型经验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关心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强化协作,建立机制。按“企业组织、学校教学、人社监管”的原则,明确了人社、技工院校、企业三方的工作职责,从工作推进、政策宣传、人员组织、教学安排、资金支持等环节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形成了人社部门牵头,技工院校、相关企业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为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牵头作用,要求校企双方确定了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教学计划、培养内容及方式、学徒培养期限和企校合作期限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要求企业解决好工学矛盾,按培训计划,组织好学员参加培训,技工院校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社部门从开班计划审批、学员组织、教学开展情况等按政策要求做好服务和监管。五是强化支持,政策激励。楚雄州从用好用活培训补贴政策入手,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明确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支付企业学徒培训补贴,至2019年12月底,全州支出新型学徒制培训资金251万元。(楚雄州人社局 马兴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