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做好沪滇人力资源对口帮扶工作,上海嘉定区、楚雄两地人社部门签订了对口扶贫框架协议,并把提升精准转移就业作为近期工作重点,实现两地劳务合作精准对接。11月14日至16日,上海市嘉定区人社局组织区内8个街镇社会保障事务中心主任、23家优质企业代表到我州开展就业扶贫活动。活动期间,双方搭建了一个平台,建立了一个机制,开展了一场高质量专场招聘会。

一、搭建精准转移就业合作平台
活动期间,楚雄州人社局与上海嘉定区人社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输入方面达成合作,签订了劳务交流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以及供需对接,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两地劳务协作的领域和规模,我州各级就业部门将根据上海嘉定区用工企业的需求,积极向当地输送务工人员,举办劳务招聘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上海嘉定区代表团一行到楚雄职教园区考察,了解园区软硬件建设以及办学情况,并进行了合作交流座谈,来自嘉定区的23位优质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本企业的发展情况、用工需求和员工待遇等,表达了具体的合作意向。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和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我州与上海嘉定区的优势互补,做到转移就业人数精准、转移就业方向精准,逐步实现“培训一批、转移一批、脱贫一批”的目标。


二、建立精准对接服务机制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和工作机制,两地人社部门、用工企业三方就如何精准高效务实推进劳务合作工作,从7个方面达成了如下共识。一是建立用工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机制, 实现两地供需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劳务输出和输入工作机制,做好转移就业有序输出输入对接工作。三是建立政策宣传咨询联合服务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为务工人员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四是建立用工跟踪精准管理机制,通过两地各类信息系统和平台的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掌握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和动态跟踪管理。五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机制,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结合用工单位需求,统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定点、定向培训。六是建立劳动者权益维护和保障机制,两地共同做好我州外出务工人员服务工作,保障其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妥善调解处理劳务纠纷,协调务工期间待遇等方面工作。七是建立两地适时会商研判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两地适时会商研判有利于楚雄务工人员在嘉定就业、维权的有效做法和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通过两地不断加强劳务合作精准对接,确保楚雄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精准输出、有效接收、稳定就业。


三、开展一次高质量的专场招聘
11月15日,在楚雄州人力资源市场联合举办了 “上海市嘉定区对口帮扶楚雄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来自嘉定区的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等23户企业代表到现场与楚雄的求职者进行“面对面”洽谈,为求职者提供了65大类、近1300个就业岗位。其中,普工类占75%、月薪3000—6000元,技术类占18%、月薪5000—10000元,后勤管理类占7%、月薪3500—8000元。现场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州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去产能安置职工等求职者近1000人入场,达成就业意向260余人。此次专场招聘会是上海嘉定区首次组织当地优质企业来我州召开供需见面会,进一步打造上海用人单位与我州劳动者的交流平台,实现精准对接,充分发挥两地人力资源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重要之举。 (楚雄州人社局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