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着力推进“民族文化艺术人才聚集宝地”建设,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全方位培育、多渠道用好彝绣人才,全州彝绣产业走上快车道。
组织引领,让非遗文化“动”起来。科学制定彝绣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按照“一项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政策、一抓到底”的模式,组建了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工作专班,全州成立了彝绣协会57个。制定“绣”才方案,出台《关于加强彝绣产业发展组织服务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彝绣专班成员单位负责挂包彝绣重点企业和网络知名人士的职责,结合职责职能把方向、定政策、抓培训、促生产、优帮扶、强宣传、拓市场、建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合力、工作合力,高位推动、专班推进。
专家引领,让千年彝绣“俏”起来。大姚县2012年以来组织彝绣巧手骨干28人到杭州、苏州、北京、新疆、四川等地学习刺绣技艺和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与研发;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苏绣和蜀绣的知名专家对县内两家彝绣龙头企业及骨干绣娘进行面对面指导。永仁县与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和上海工艺美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彝绣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创意设计型人才、网络营销型人才、市场运作型人才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彝绣人才。举办中国·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开展“非遗与传播——彝族赛装文化传承创新”主题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彝绣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展出“彝风绣韵·千里千寻”赛装文创产品,开展创新设计大赛暨非遗阳光市集、“赛装换装”线上线下活动,成功推出永仁县“收藏阳光—赛装之源纹样”系列文创产品,制作画册《彝族“赛装节”》《赛装的永仁》《永仁彝族赛装节》。
能人引领,让指尖记忆“火”起来。结合楚雄州彝绣产业发展实际,人社部门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既注重身怀绝技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又加强国内顶尖标志性行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持续加大对彝绣技能大师的选培,打造了一支彝绣产业领军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州共有3名彝绣技能大师获评云岭首席技师,全州培养认定的106名“兴楚名匠”中彝绣行业高技能人才就有17名,占到总量的16.04%。近年来,在彝族刺绣工艺名匠李长征、樊志勇、丁兰英等带动下,全州培育本土绣娘5.7万人、彝绣经营户530余户,彝绣产业规模达2.45亿元。
品牌引领,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楚雄州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彝绣产业技能人才发展需求,通过引领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规划发展相融合,打造了一支助推产业发展的彝绣技能人才队伍,并培树了“楚雄彝绣”知名劳务品牌。2019年以来,全州共开展彝族刺绣及相关工种培训1.22万人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1361.2万元。如南华县通过培训,共有脱贫户3780人、残疾人109人、因照顾家庭未能外出务工732人从事彝绣加工,一般绣娘平均月收入3100元左右,优秀绣娘收入每月可达4000元以上,家中有绣娘的脱贫户都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彝绣产业辐射带动南华县10个乡镇84个村(社区)653户农户增收698万元,户均增收1.07万元,群众腰包真正“鼓”起来。(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郭存兰 牟定县、大姚县、永仁县、南华县、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金正翠、余亚波、李佳奕、陈加平、许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