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当地时间16:30(北京时间22:30)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举行。此次发布会向世界展示了来自遥远东方古老神秘的彝绣之美,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的打开了新的窗口。
近年来,楚雄州高度重视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组建了彝绣产业工作专班,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37条措施和政策体系,制定了中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行业标准,建成中国首个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启动中国首个手工业发展指数“新华·彝绣产业发展指数”的编制,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3大转变。目前,全州已有5.7万名绣娘、530多户彝绣经营户,彝绣产业规模达2.45亿元,“楚雄彝绣”获得云南省级劳务品牌称号。今年1至6月,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全州绣娘人均增收3180元,产业带动1200多名残疾绣娘就近就业实现增收,彝绣产业成为助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并且成为把更多“妈妈”留在家门口就业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
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安排部署,积极支持和鼓励彝绣等民族民间艺人提升技艺水平、传承民族技艺、大胆创新创业,助推了全州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彝绣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一是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培树知名劳务品牌。楚雄州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彝绣产业技能人才发展需求,通过引领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规划发展相融合,打造了一支助推产业发展的彝绣技能人才队伍,并培树了“楚雄彝绣”知名劳务品牌。2019年以来,全州共开展彝族刺绣及相关工种培训1.22万人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1361.2万元。同时,在第一届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南华县彝绣刺绣大师丁兰英当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23年全国98个新兴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二是实施“兴楚名匠”计划,打造产业领军人才。结合楚雄州彝绣产业发展实际,人社部门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既注重身怀绝技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又加强国内顶尖标志性行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持续加大对彝绣技能大师的选培,打造了一只彝绣产业领军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州共有3名彝绣技能大师获评云岭首席技师,我州培养认定的106名“兴楚名匠”中彝绣行业高技能人才就有17名,占到总量的16.04%。彝绣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楚雄州彝绣产业技能水平提升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彝绣高技能人才培养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三是推进载体平台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围绕彝绣产业发展目标,楚雄州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不断加大彝绣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选拔等工作,提供技能人才成果交流、技能研修、技能竞赛平台。今年,成功举办2023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手工刺(彝绣)大赛,全州11个代表队55名选手参加了总决赛,1名选手荣获手工刺绣“技术状元”称号,9名选手荣获手工刺绣“技术能手”称号。同时,楚雄技师学院开展了彝绣理论体系研究,开发了刺绣特色课程,完善了彝族刺绣评价体系,建立了彝族刺绣职业培训规范,制定了学科行业标准,彝绣产业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提升。(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夏利洁 段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