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着力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要求,我州借助实施全国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之机,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各类资源力量,推动零工市场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快速提升县市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资金支持,规范运行管理,实现由“自发集散地”向“官方大市场”的转变。制定出台《全国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云南省楚雄州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行相结合,根据各县市人力资源市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统筹调配资源力量,按每个零工市场给予补助资金200万元的标准,在全州10县市建设统一规范的零工市场。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分期分段,2022年在禄丰市、永仁县先行建成零工市场并投入使用,累计服务3.8万余人次,成功实现就业2.2万余人。其余县市零工市场建设正在加紧推进,预计今年10月底前可实现全覆盖。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由大街“面对面”向网上“键对键”的转变。以建设“为各类求职就业人员、用人单位提供全覆盖、便捷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目标,在规范建设好线下实体零工市场的同时,注重发挥信息化、数据化的支撑作用,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云南公共就业服务网”“一部手机就业通”“楚雄治理通”等APP,强化网络平台实时管理,建立求职招聘数据库,开展就业意愿、返岗情况等调查摸底,为用工单位和务工群众提供招聘登记、求职登记、在线供需征集等线上服务,广泛收集零工需求信息,广泛发布求职、招聘、见习、培训等服务信息。目前,已建成的零工市场共收集发布用工信息1.25万条,发布岗位3.1万余个,促进了供需双方网上“点对点”“键对键”精准对接、“即时快招”,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三是增强就业保障,提升就业质量,实现由“一锤子买卖”向“才华变现交易”的转变。坚持零工市场示范性建设与规范化服务、便民利民与权益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服务制度和服务职责,所有零工市场必须严格按照“招聘用工、求职就业、政策咨询、培训创业、权益保障、休憩待工”等6个标准建设,把零工市场建成“零工之家”。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功能,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就业服务更有保障、劳动权益更有保障、劳动收入更有保障。
下一步,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督促指导各县市加快建设零工市场,提高管理运营水平,为零工群体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搭建好临时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双向互动平台,助推全州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灵活就业。(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办公室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