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社局作为重要的政治机关、民生部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始终把开展“四万三进”活动融入人社各项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人社政策法规宣传“五进”活动结合起来,持续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力求做到:以真情实感宣讲党的光辉历史和惠民政策,以真心实意稳就业保民生,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发展,以真抓实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坚持“民”为主体,主动服务、争当表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所思所需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州人社系统每年开展的人社政策法规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常态化开展“四万三进”活动。按照“切口小、发力准、办实事、效果好”的标准,聚焦回应民生“焦点”,聚焦帮助解决发展“难点”,聚焦疏通便民“堵点”,聚焦消除务工“痛点”,确定了20件“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比如,为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权益,今年5月以来,我们在全州部署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截至11月10日,全州完成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5.38万人,兑现参保缴费补助4.72万人、3.42亿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及时惠及被征地农民。
二、突出“办”的质量,迅速行动、打牢基础
一是察民情访民意,摸清需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人社部门重点对就业困难群体、创业者、参保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进行走访和调研,广泛开展人社政策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摸底调查,及时掌握民生之需和市场主体之困。今年以来,全州人社系统共深入103个乡镇、127个社区、940个村委会、933户企业、217所学校、4.3万户家庭开展调研走访和宣传活动。聚焦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最突出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逐项进行答复解决。二是主动公开,提高政策知晓度。充分利用人社窗口发放宣传册,依托门户网站、“一部手机就业通”微信公众号、数字电视“彝州人社之窗”等线上线下渠道,及时公开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人社政策法规,努力让人社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三是练兵比武,提升业务素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通过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线上线下学习,不断提升人社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养和服务技能,为开展“四万三进”活动打牢基础。
三、树立“实”的标准,实事求是、不务虚功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务求取得实效。一是突出稳就业保就业。我们精准实施技能培训、大规模开展就业招聘和就业创业培训,强化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努力实现应转尽转。1—10月,全州共举办招聘会400余场次,12.38万个岗位,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送方式帮助908批次12498名务工人员返岗(务工)。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促进城乡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全州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万人。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6万人。二是突出保障基本民生。退休人员连续17年提高待遇工作将在月底前全部结束,且按时足额发放,确保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人员补助金7.25万人次6861.36万元,保基本生活。三是突出支持企业减负稳岗。针对州内部分重点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及时调剂用工1168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同时,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通过网上办、现场办、上门办等方式,送政策、送服务、送补贴到企业制度,全面快速落实“降、返、贷、补”等惠企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纾困减负,激发活力,稳定就业岗位。1—10月,发放普惠性、困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389户企业2225.25万元,惠及职工34607人;兑补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展翅行动”补贴40人8.16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缴费负担5815万元,惠及5322户企业11187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9亿元。(楚雄州人社局 张志祥)